“金牌司法所”是这样炼成的 创新工作模式 保障社会稳定
全省首开调解主任月例会、全市第一个成立医疗纠纷调委会、第一个建立“调解庭”、第一个成立以司法助理员命名的个人调解室……面对纷繁复杂的调解案件,长丰县下塘镇基层调解员队伍吃得了亏、咽得下苦,练就了一身本领,锻造“金牌司法所”。
总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金牌是用心血和时间铸造的。30多年来,司法所工作人员用一双铁打般的脚板,行走于乡村邻里之间,为民“说事”、解忧,用真心做事,用真情化人。
调解员在工作中扮演一个“和事佬”的角色,酸甜苦辣咸皆尝遍。一般上报到司法所的都是疑难又棘手的案件,而纠纷伴随着情绪,在调解过程中司法所的同志们被火冒三丈的当事人骂过,被人扬言要打过,也遭到过蓄意报复。“一般我们会理解当事人的心情,毕竟群众有纠纷心情难免是急躁的,我们都能体谅,并选择包容。”下塘镇司法所所长杨涛说,做人要能吃得了亏,做事要能吃得了苦,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诉求,是调解员共同的追求。
1993年下塘司法所在全省开先河,首创调解主任月例会制度。通过多年的坚持,目前已形成纠纷排查工作机制,会上能及时掌握季节性纠纷信息,增加调委会之间经验交流,利用以会代训形式,提高调解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全市第一个成立医疗纠纷调委会、第一个建立“调解庭”、第一个成立以司法助理员命名的个人调解室,下塘镇司法所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0年见证司法变迁
目前下塘司法所有司法行政干警7名,其中最有经验的当数下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王庆德。
1986年,王庆德刚刚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下塘镇成立乡镇司法治安办公室,王庆德有幸被录用。他回忆,当时工作比较繁杂,一手抓社会治安,一手抓调解民间纠纷,同时还需进行“一五”普法。
王庆德和四个同事就挤在一间20平左右的办公室里,五张桌子一摆就开始办公,夏天头顶上只有一台吊扇驱暑。村里调解纯靠两条腿步行,几乎天天都要跑几个行政村。脚上沾满泥土的解放鞋来回奔波在工作路上,一年穿坏两三双解放鞋对他来说是常态。辖区群众一致认为他处事公、业务精、熟悉当地情况,乡亲们远远地看到王庆德都亲切地喊他庆德“老公亲”。为此,2012年,下塘镇调委会设立了“王庆德调解室”。
过去,群众的邻里纠纷和生产生活纠纷是司法所调解的主要内容。而现在基层群众需要调解的大多是婚姻家庭纠纷和经济合同类的纠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对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态度也从“不清不楚”转变到“十分认可“:负心汉想抛糟糠妻,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丈夫放弃女儿的抚养权和房产;90多岁老人赡养成问题,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后到合肥、淮南等地,分别与五姐弟谈心沟通,终于达成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皆大欢喜……
由于工作富有成效,下塘司法所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省级示范司法所”,立“集体二等功”一次。并先后受到市级表彰先进集体10余次,先进个人15人次。
陈大志 李杨 黄琼 文/图
新闻推荐
“有了早就盼望的新房,今年可以在新家过新年了!”近日,长丰县双墩镇湖滨社区董中郢、董大郢村民组的30余户拆迁群众都高...
长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