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新中国合肥70年大事件系列⑩
从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起到1990年“七五”计划完成,这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开后,合肥粮食连年丰收,农村市场活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合肥农村经济生机勃勃,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带来活力
1982年,作为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在合肥广大农村全面推开,农民积极性被激发起来。新形势下,如何使农村改革全面展开,成为所有人面临解决的新课题。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确定了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把农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
全市上下由此掀起了认真学习十二大精神的高潮。合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也迅速从农业向林业、牧业、渔业等其他生产领域扩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随着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合肥农村开始出现多余劳动力和闲散资金,生产能手、技术能手和农村知识青年等开始寻找新的生产门路,新的合作经济组织、新的经济联合体开始出现。
到1983年,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合肥农业依然实现稳步发展。其中,粮食总产量近30亿斤,比上年增长3.6%;棉花总产量超15万担,比上年增长22%;全市农村人均收入341元(含家庭副业收入60元)。
也是在1983年,合肥农村涌现各种专业户、重点户70060户,占总农户12.31%,仅长丰县21个粮食专业户,人均产粮2500多斤;农村养鱼户超过1万户,承包水面8.5万亩,鱼产量达到480多万斤;郊区“两户”发展到5300多户,比上年增长52%,其中600多个养猪专业户,每户平均向国家交售肥猪5头,636户养鸭专业户,平均每户向城市提供活鸭180多只。
在合肥的农民中,开始出现不少“万元户”,各级领导也鼓励农民放开手脚发展商品生产,尽快富起来,工商、畜牧等合肥市直13个单位采取各种方式扶持“两户一体”(备注: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发展商品生产,税务制定了16项减免工商税和所得税的规定。
然而,此时的“两户”依然面临技术、资金和物资的不足,买卖难等困难。一方面国家政策给予了不少支持,一方面肥西等各县区政府开始积极动员各方力量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农民也开始自己的努力。
1984年,国家指定长丰县为国家城郊地区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也是在那一年的5月29日,合肥郊区城东乡农民集资25.95万元,在南淝河备案建造经营性的隆岗货运码头,这也是安徽第一个农民建设的码头。
由于实施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1984年合肥农业生产实现全面发展,农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9.9%,农村储蓄存款比1980年增长80%左右。
1985年,合肥在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第二步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要求三县一郊以城市为依托,小城镇为纽带,农业为基础,做到城乡结合、协调发展。这一年,合肥农村第二步改革迈出成功一步,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7亿元,农村人均收入389元,比上年增长7%。
集贸市场兴起搭建流通网络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已经不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合肥农村农产品流通不畅,特别是“卖粮难”成为普遍问题,合肥由此开启了在三县一郊的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这种改革,并非一下子就取消统购统销政策,而是逐渐在粮食买卖上放宽政策,减少统购统销,藏粮于民,就地转化,放开农副产品市场。
1982年,合肥将农产品国家统购派购范围缩小为28种农副产品,鼓励产销见面,农副产品可以直接到城市出售。
1983年,合肥出台《关于开展粮油多渠道经营的通告》,这是合肥为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做的力度最大的政策调整,并将统购派购的一、二类副产品,从28种再减少到17种。
1985年,国家不再对农村下达指令性收购计划,采用“合同定购”方式收购国家所需粮食,实行了32年的统购统销政策开始瓦解,这为农民打开了商品流通领域的通道,合肥农村从事农副产品交易的个体户急剧上升,城乡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大部分是农民,他们既贩运农副产品进城,又贩运一部分日用工业品下乡,促进了城乡贸易发展。
坝上街是合肥市东市区南淝河岸边的一条老街,水陆交通方便。1980年、1985年,合肥市先后投资85.8万元改造,改造后的坝上街农贸市场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粮油、干杂等4大类300多个品种,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合肥市除扩建坝上街农贸市场外,还在双岗、五里墩兴建两处大型菜市场。同时,肥东县的梁园、店埠,肥西县的上派、三河,长丰县的下塘、吴山分别开辟农贸市场,初步形成以合肥市为中心、郊县小集镇为纽带的农副产品流通网。
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兴起
伴随着合肥农村改革第二步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也在调整,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作物,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以小城镇为依托,乡镇企业为突破,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1983年,合肥三县一郊农村经济面貌改观,1983年,肥东农民建筑队伍发展到2.5万多人,188个建筑队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承包上百大小工程项目。“门朝大街开 ,家家做买卖”,这句话也成为肥东梁园镇居民的“口头禅”,尽显当时的经济繁荣。
农民进入集镇务工经商,解决了农村多余劳动力,也给集镇带来繁荣。
与此同时,合肥乡镇企业也开始兴起和发展。
合肥乡镇企业的前身是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社队企业,1984年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此时多为集体性质,也包括农民兴办的不同经济成分以二、三产为主的经济实体。
乡镇企业发展,为城市大企业更加专业化提供条件。1985年,合肥市属工厂企业有151种产品或者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扩散到乡镇企业,加工总支出1670万元。
城乡协作下,到1985年,合肥乡镇企业发展到3.43万个,从业人数22.4万多人,总产值6.87亿元。
这当中,郊区常青乡和城东乡堪称代表。其中,常青乡经济开发公司创办企业140个,经营项目涉及机械、纺织、印刷等多个行业,位于合肥市闹市区的青云楼商店就是常青乡利用企业积累和征收土地资金与合肥市百货公司联营筹建的。此外,当时的望江饭店也被其改扩建为现代化的望江宾馆。
而1985年成立的城东乡经济开发公司成立各类企业439个,从业人员9424个,经营涉及纺织、机械等10多个行业。
新闻推荐
从“引资”到“选资”,提升项目牵引力 中车交通沪皖产业协同发展项目落户长丰
本报讯(记者郑莉)9月底,中车交通沪皖产业协同发展项目落户长丰县。中车交通计划在长丰县投资建设以中车交通智能升降系统研...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