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果颇丰 连续20年实现建设用地项目占补平衡
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组织实施以董大水库水源地、新桥机场、庐江汤池“三大项目”为代表的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整体推进项目……8月28日,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周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就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难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介绍了合肥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就。
连续20年实现建设用地项目占补平衡
自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截至2018年底,合肥实施通过验收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6320个,建设总规模165.72万亩,新增耕地51.65万亩(其中可用于占补平衡36.29万亩),连续20年实现全市建设用地项目的占补平衡。
占补平衡项目方面,合肥共实施167个市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94.48万亩,其中156个项目已下达验收批复,新增耕地4.45万亩;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全市上报审批增减挂钩项目305个批次,使用周转指标10.75万亩,省政府已批准实施260个批次,使用周转指标9.65万亩。其中,约1.55万亩用于安置点新村建设和项目所在乡镇的建设发展,腾出的8.10万亩建新指标用于各县市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落地。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合肥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 “十三五”期间,合肥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18.41万亩,目前已建设完成通过验收和网上报备24个项目共计14.50万亩,另6个项目正在开展工程扫尾和县级初验。
土地整治成果丰盛。以长丰县杜集镇邱集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该村与安徽育蕾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振东水果种植合作社签订了约1500亩的土地流转承包协议,现已种植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火龙果等多种经济作物,解决当地就业劳动力100余人,农民每年可以从企业获得固定租金600元每亩,在企业日常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
农村人居环境在整治中大大提高
土地整治把原先布局松散乱、农民出行难、人居环境差、生活条件低的旧村庄拆并,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新社区。
长丰县杜集乡邱集村安置小区建成以后,相关的配套设施完善,家家通上自来水,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具备常规医疗救助能力的医疗室、为民服务中心等设施。备受关注的小区环境卫生由政府招标的物业来统一管理,3名物业协管员进行专门的监管和小区内的日常维护。另外,社区的每位干部均分片包干,负责对责任区内的一切事务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确保小区内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以往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得以改变。
除了人居环境改善之外,土地整治也改善了项目区生态小环境——通过土地平整、配套农田水利等措施,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的蓄水能力,有效减少和防止了水土流失。在庐江县汤池,农地整理工程新建了U形渠72094米、栽植4万余棵树。项目区灌溉能力提高50%,节水能力提高30%以上,生产成本可降低20%。
为了推进土地整治,合肥先后出台了诸多文件,并将之列为市政府对县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合肥还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作为城区土地整治融资平台,专门负责城区土地整治项目融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现场透露,未来合肥将进一步用足用活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政策,加大组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力度。“整村整体推进项目建设将重点推进,充分挖掘村庄整治新增耕地潜力,立足自身解决各类建设项目落地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这个激光琴用手在音阶管下方,像拨动琴弦一样晃动,就可进行音阶或乐曲的演奏。”8月13日上午9点,张公山社区长丰联...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