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优先采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明年起,保障房、人才公寓全部“搭积木”式建造

江淮晨报 2019-07-27 06:34 大字

晨报讯 7月26日,合肥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后,合肥市居住建筑优先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从明年起,保障房、人才公寓全部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建造。

明年起保障房、人才公寓全部“搭积木”式建造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按照此次《实施意见》,到2020年,合肥市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的比例达2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值达1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值达2000亿元以上。

自2020年起,全市所有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用房以及租赁住房等)、人才公寓等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要全部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非政府投资新建项目逐年增加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比例。

全面提升4个制造园区保障能力

在增强产业保障能力方面,合肥市将全面提升经开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长丰北城-吴山、巢湖黄麓-夏阁等四个建筑产业化制造园区的保障能力,增强园区上下游延展能力,助推产业集聚。

到2025年,全市混凝土部品部件骨干生产企业力争达30家,设计总产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装配式钢构件骨干生产企业达5家,设计总产能达300万吨以上。另外,培育本地骨干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20家,装配式配套专业企业15家,组建配套式建筑产业创新发展联盟。

居住建筑优先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居住建筑中将优先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大型公共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标准化桥梁、人行天桥、立体车库等,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园林景观、仿古建筑等领域,倡导采用现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农房建造中优先采用装配式轻钢结构。同时,合肥市还将鼓励传统现浇结构建筑积极使用集成式厨房、卫生间浴室等部品部件。

建筑构件全过程质量管理可追溯

房子建好了,质量安全最为关键。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配装式建筑部品部件产品名录,统一信息发布。采用植入式芯片或二维码等方式,实现构件生产、运输、装配施工、运行维护等全过程质量管理可追溯。实施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管理、动态监管、信用评价制度。

同时,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面使用“交钥匙”合同,即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模式,总承包合同范围包括设计、施工、采购、装饰等内容,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合肥市还将积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育综合性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实现关键岗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晨报记者 方佳伟 实习生 吴卓

新闻推荐

又遭“蘑”爪 婆媳进了急诊室 吃下蘑菇汤7小时里上吐下泻 医生洗胃、导泻成功抢救

本报讯(孙林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汪漪文/摄)7月14日,长丰县杜集乡的罗大娘一家在附近林地发现了很多新鲜蘑菇,于是便采回家食用...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