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馆新馆将进入土建阶段 合肥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淮晨报 2019-05-31 08:48 大字

5月30日上午,合肥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合肥市科协第七届委员会主席余勇作工作报告。近年来,合肥市全民科学素质得到跨越升级,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5年,合肥将加快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科普场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合肥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合肥市科协通过打造科普活动品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层科普拓展等多种途径,深度聚焦全民科普发展,合肥市全民科学素质得到跨越升级。

目前,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已纳入合肥市政府对县(市、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合肥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由2015年的10.2%,提高到2018年的12.3%,分别高于长三角、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69、4.06、3.8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

市科技馆新馆即将进入土建阶段

过去5年,合肥市的科技馆事业以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合肥市科技馆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累计参观人数已突破400万人;目前已更新改造展品260余件,展品自主创新率达30%-50%,更新频率与自主创新率领跑全国。值得关注的是,占地70亩、总投资9.08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备受关注的合肥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也正有序推进,即将进入土建阶段。

此外,长丰县科技馆已建成运行;肥东县科技馆封顶;建成社区科技馆1座;流动科技馆展览实现四县一市全覆盖;合肥荣事达双创中心、安徽青松食品集团、合肥格易集成电路等专业馆协同发展。目前,全市建成社区科普之家65个,其中,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2个,省科普示范社区34个;省科普示范农技协30个;市科普示范单位129个。

加快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展望未来5年工作,余勇表示,合肥市科协将继续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扎实推进科协事业创新发展,为合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凝聚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方面,市科协将实施学术引领工程。开展学会综合能力评估,争创一批5A级学会,继续打造4A级学会。同时,支持学会、高校科协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大型综合性学术活动,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导学术成果转化。

此外,加快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设离岸基地空间载体,举办海外项目人才对接活动,充实海外专家库;依托中国科协海外科技社团和在肥机构海外资源,谋划建立海外服务站,探索离岸孵化器建设,努力形成海外有机构、境内有载体、联系有渠道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工作模式;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的会议和学术活动。

加快建设科普场馆 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方面,合肥市科协将通过持续开展科普品牌活动、开展学校科技节、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以及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重点提升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包括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同时,将加快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建设,并推动形成以市级综合性科技馆为龙头,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为拓展,以各类专题或产业科技馆为特色,以社区科普馆(室)为延伸的“六位一体”现代科技馆体系。此外,各县(市)加快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公众科普需要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普场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文艺汇演 促和谐

5月23日,长丰县水湖镇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水湖镇水湖公园广场举行。开幕式在充满活力的鼓舞《激流勇进》中拉...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