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风景 留得住乡愁 四月长丰“颜值”更抢眼

合肥晚报 2019-04-04 09:06 大字

○造甲乡联合村人居环境整治,民俗公约气象井然

○吴山镇合淮路通道沿线,整治后焕然一新

○整治后焕然一新的农家饭店

○造甲乡联合村,垃圾集中处理,人居环境得以大幅度提升

○造甲乡联合村,家家有花,户户环水,处处都是好风景

○朱巷镇庞孤堆村,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中华盛世里的桃花源

○陶楼怒放的桃花,盛开在无数合肥人的朋友圈里

乡村之美,源于发现。四月长丰,鸟语花香。

草莓的甜还绕在舌尖,你的眼睛就能在长丰看见桃花的媚、樱花的柔。

风朗气清踏春光,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长丰风景更抢眼——道路两边立面整治,车览乡野更舒畅;田间地头新绿点点,产业振兴劲头十足;屋前屋后明净洁丽,娟秀乡风扑面而来。

每一处皆风景,每一次有不同,今春长丰等君来。

桃花源里看桃花 “春光经济”为乡村注活水

又是一年春来时,彩妆桃花香如故。

如果说合肥的春天是被花朵唤醒的,那首先发声的应该是陶楼的桃花。在这里,桃花源万亩桃花竞相吐芳。置身花海,蜂蝶飞舞,赏花人自然心花怒放。看尽夭夭桃花,你是否觉得缺了份争春之意?别急,陶楼十里桃花之中上百亩油菜花随风摇曳。灿灿袭人的油菜花、娇烂漫红的桃花交织成花海连绵,踏春的你怎么能错过这一道靓丽风景线?

桃花节期间,这里不仅有风景如画的田园观赏项目,还有可亲身参与的农事体验。原汁原味的农耕农具、民俗工艺品,你将从中全面了解合肥地区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选择一个周末,放下手头工作,你带着孩子来桃园松土种菜,感受天伦的同时又可以让“久在樊笼里”的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陶楼赏春已成共识,每年桃花节这里将迎来十万游客。陶楼种植桃花已久,但操办桃花节还算“新手”。游人如织停车场车位够不够?周围农家乐接待行不行?赏花之后的乡村集市人气旺不旺?……开办桃花节之初,这些问题曾困扰着新丰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来富。作为土生土长的陶楼人,他见证了陶楼种桃的历史,也目睹了村民围绕“桃花”所做的努力。如今,桃花节取代了春节成为陶楼人最热闹的节日。“一部分劳动力在外打工,但桃花节以及果园采摘季节他们都会返乡。”

对变化最深的体验,莫过于家人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进入基层工作后,陈来富成为家中唯一“不种田”的人,“过去父辈种地,种果树都少。”自从兄弟开始种樱桃后,陈来富身边不少人重新当回了“农人”,其中包括他退伍返乡的儿子。“桃花节开办后,开设了农家乐,今年还打算投资盖连栋大棚种植果树。”对于孩子的决定,陈来富是支持的,“新农村发展好,回到土地踏实干收获更多。”

三月桃花五月桃,摘了葡萄摘樱桃,陶楼四季硕果累累。当然,“采摘”并不能满足陶楼人的振兴目标,完整的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正在积极探索建设中。未来,你不仅能吃到陶楼的鲜果,还能错季品尝到陶楼的干果。

寻味长丰有惊喜

合淮路建设让味蕾留住乡愁

朱巷的猪蹄、下塘的烧饼、吴山的贡鹅、庄墓的圆子和野味……合肥人爱美食,而长丰早已成为合肥人寻觅美食的宝藏地。沿着合淮路一路向北,你总能寻觅到心中所好。

千年古镇吴山镇,去年迎来了整治,百余人规模的施工队将在年内亮化沿街店铺的立面。冯氏吴山贡鹅是镇上规模最大的餐饮店,26岁的郑星峰正尝试接手管理,目前他还未完全掌握贡鹅烹饪的秘诀。亮化沿街立面的举措,让他对店铺未来发展充满期望。“店铺立面就是颜面,颜面好了客人自然就多了。”作为地域美食,吴山贡鹅一年四季皆旺季。在郑星峰的记忆里,曾经委身于偏僻小巷的自家排档也引来不少食客光顾。“现下餐饮拼口味也拼环境,整治对商户来说是好事。”在郑星峰看来,老饕寻食凭经验,新客上门看门脸。

一条合淮路,让吴山成为省内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也让吴山美食常挂食客心头。实施合淮路通道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也是长丰谋划打造U型线的要求。未来一年中,合淮路部分路段将经历屋檐屋面改造、宅前道硬化、菜地栅栏整修绿化等环节,它也将成为一路向北看风景的“新景点”。

一村一特色

人居环境整治亮颜又贴心

联排的乳白色小洋房、屋前屋后绿荫花丛、保洁管理物业负责……驱车来到造甲乡庞孤堆社区,若非道路两旁连片田野新绿“提醒”,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进入了城郊别墅区。

2009年,庞孤堆社区开始着手新农村建设,当时这里一片荒芜。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有礼对整治之初的情况记忆犹新,“乡间土路泥泞不堪,屋前屋后垃圾成堆。”被动,是整治初期村民的普遍态度,大部分人常年在外打工对此并不在意。两年之后,破旧村屋变洋房,数处田园综合体拔地而起,在外的庞孤堆社区村民都感觉到了变化。

回家,重新回到土地里“掘金”,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选择,赵传强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他从社区领回了新房钥匙,将空闲的房屋改造成推拿店。8年时间,赵传强两口子靠着手艺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开始还有人笑我,在乡下怎么能开推拿店,现在好日子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

更让村民欣喜的是,光伏板在洋房屋顶上“安了家”,庞孤堆社区成为当时省内最大的农村屋顶光伏电站。百姓用电不花钱社区还能有收入、美化环境种植花草社区掏腰包、日常保洁管理物业责任全覆盖……凭借着高颜值、真实力,庞孤堆社区成为首批安徽美丽乡村示范点。

庞孤堆社区只是长丰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新风的吹拂下,长丰各乡镇因地制宜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整治样板。

同在造甲乡,联合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巧用“废物”打出了一手“好牌”。走近联合村,你会从细节中发现村落的记忆——搭建花盆的是村民闲置的酒瓶,铺就乡路的是荒废村屋的弃砖,疏通沟渠的是遗弃不用的屋瓦。若你再走近一些,或许还能闻到乡村文艺的气息,那一个个破轮胎成为新屋前装饰的花盆。

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一样的,但通往美好生活的路径是可以选择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长丰始终力争“走在最前列”。

邓学志乐天茵子/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合肥李氏修家谱寻宗亲启事

各位合肥长丰李氏宗亲:始祖诚堂公于明万历年间由江西南昌府武宁县漥西坝澉鱼嘴迁庐郡(合肥)之北乡七十里范家桥,至...

长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