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狗头圆子
腊八节一过,满庐州充溢着浓浓的年味。
我的许多同事都向我探问,庆姐有没有回长丰老家啊?其实,同事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让我从老家带些狗头圆子与他们分享。
家住淮南的同事,每年腊月会炸些山芋圆子、挂面圆子;家住巢湖的同事,年前会炸些糯米圆子和藕圆子……带来班组与大家共享,经大家民主测评,他们一致认为唯有咱们合肥长丰县的狗头圆子,方是舌尖上的美味。
“家住十里地,各处一乡风”,圆子可荤可素,圆子的配料可简单可复杂。自从有了机器的快轧快搅,想吃一碗圆子变得十分简单了,但这样的圆子已无我们味蕾中留存的记忆了。
请看我们长丰狗头圆子的制作工序:
一、选择上等大稻米(非传统的糯米),浸泡一夜,赶早叫半大小子或半大闺女去村加工厂磨成面,手工磨则更佳。再趁阳光明媚,用大圆筛将米面晒干。
二、做圆子当日,需男主人去镇上买一新鲜猪头壳。买回后,婆姨们则有说有笑地聚拢在池塘边的青石板上,边清洗猪头壳,边夸今年年景好。
三、把洗净的猪头壳用斧头砍开剖小后,放入大铁锅中小火慢炖,两个小时后就汁白汤香了,冷却备用。
四、把一定量的干米面用慢火炒熟,加上适量猪头汤在面盆里揉和,再添加葱蒜姜末和细小腊肉丁,反复揉搓成一光滑大团。然后,揪成一个个小团,蘸上山芋淀粉,搓成汤圆大小。
五、必须是热锅热水蒸,这样蒸出来的圆子才圆润,瓷实耐储存。
做圆子时,讲究吉利,求的就是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于是,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全部上阵,各司其职,老人指挥,小子搬柴,丫头添火,男主人担水,女主人则笑意盈盈地把做好的圆子,稳稳妥妥搬到蒸笼上。
此时家家户户的厨房,热气腾腾,喜气袅袅。木柴舔着锅底,发出噼噼啪啪的欢叫声,映红了丫头们的俏脸。大铁锅开水咕噜咕噜唱着歌,引得小子们个个馋意十足。爷爷奶奶们则慢声细语地和一旁打下手的男主人叙着话,一脸惬意,一脸满足,直夸儿孙们能干,今年的圆子做得真圆溜,来年生活必将红红火火,更上一层楼。
追根溯源,长丰的狗头圆子有着极其深厚的民俗积淀,所以选择在腊月二十七做圆子,因为“七”和“吃”,在合肥土话中音同,据说这天做圆子,一年到头都不会缺吃的,这是民俗。
另相传,这一天,还是二郎神的神犬哮天犬下凡巡视送温暖的日子。有一对小夫妻日子过得艰难,腊月二十七了,家家户户都开始飘漾油炸糯米圆的香味了,他家却无半点糯米。妻子叫丈夫去村中四处借,又无人愿借给他家。女人边磨米粉给襁褓中的婴儿吃,边哭。正好哮天犬路过,送她一猪头,并教她用家中仅有的米面做圆子,此圆不仅别有风味,且为她家带来好运,自此她家日子蒸蒸日上,儿子长大也成了状元郎。为了沾沾喜气,讨讨吉利,村中人家纷纷效仿。因此圆是哮天犬原创,且蒸好的圆子,形状又和才出生小狗的圆脸有几分相似,因此得名狗头圆子。
古老的传说,已渐行渐远,但老家这种有着浓郁年味的美食,却让我永远期许和牵挂。
年近了,我越来越想念老屋,越来越想念狗头圆子那与众不同的味道。
新闻推荐
晨报讯临近春节,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过年,合肥市中院组织全市法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江淮风暴·春节猎赖”执行行动。...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