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官就要多办实事”

合肥晚报 2018-07-12 01:00 大字

[摘要]偏远乡村带头人有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张其华(左)走访困难家庭

村干部,作为基层组织“最后一公里”的带头人,在最基层的农村工作,总是最辛苦的,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微薄,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所以有人说,“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意思便是村干部难当。

然而在长丰县杜集镇迎新村村主任张其华和搭档村书记单祥武一起,凭借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点赞,成为他们心中的鲜红旗帜。

好家风带来好作为

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记者驱车来到这个距离杜集镇政府最远的村子——迎新村。迎新村位于长丰县杜集乡东北部,与定远县七里塘、朱湾、吴圩等乡镇接壤,村委会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最远圩宋村民组离镇政府22公里,辖17个自然村庄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6户,总人口3460人。全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承包耕地9755亩。设党总支1个,下辖党支部2个(巴张、单圩支部),党员84人。村干部7人,其中6人为党员。

村子虽然很远,但是记者走进迎新村,看到大街小巷平坦洁净,房屋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户门口种满了鲜花,为夏日里增添一番靓丽。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他,张其华有些紧张,“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普通的要命,哪有什么事迹啊。”

发白的卷发、留着小胡子,是张其华的标志性装扮,“这两年头发白得太快了,以前都是黑黝黝的,村里事情多,太忙了。”

今年51岁的张其华,1988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有30年的党龄,是一位老党员。张其华的家庭是镇里远近闻名的烈士后代,他的祖父参加过抗日战争,是新四军一支游击队的大队长,32岁便牺牲在抗战第一线。

张其华告诉记者,他的家族很早之前是大户,家境殷实,为了支援抗战,祖父和奶奶变卖家产,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吃的,帮助游击队员成功脱险。“我的祖父烈士报国忠心一片,爱国爱党正义善良是我们家的家风,全家人都很受用。”张其华介绍,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他的儿子和侄子都被送进了军营,报效祖国。

每年七一都重温入党誓词

迎新村是个大村,但是位置偏远,许多老百姓外出打工,村里在册的党员有84人,张其华和书记单祥武在领着村民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

张其华认为,基层思想教育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

在迎新村,有一个好传统坚持了很多年,那便是每年的七一,村党总支都会把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党员叫回来,重温入党誓词,提醒党员时刻不忘初心。除此之外,平日里,每年村党总支还会给各个党员写信打电话,宣传最新的政策,让这些在外工作的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

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张四梅是村里的贫困家庭,丈夫生病去世,她自己带着孩子生活,不过因为患有精神疾病,生活难以自理,无奈之下,只能把孩子送到定远的父母家,父母年事已高,孩子的抚养问题一直成为老父母的牵挂事。

张其华了解到这家的特殊情况,帮助他们申请了孤儿补助,为这个家庭送去温暖。每当遇到恶劣天气,张其华总会拎着手电筒,不顾大风大雨甚至大雪,到贫困户家,到孤寡老人家查看,有时候自掏腰包,给他们送点生活必需品。

迎新村有贫困人口300多人,对于这些贫困人口,村里想方设法帮助脱贫,“一方面我们抓住产业扶贫,发展村级经济,引入一些企业到村,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另外一方面,鼓励贫困户种西瓜、山芋,指导贫困户养龙虾、羊、大白鹅等,提高他们的收入。”张其华介绍,如今,在政策的帮扶下,村里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进入巩固期。

几年来,迎新村基本改变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的落后局面。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稻田养虾、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火龙果种植、来料加工等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实现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农民持续增收。

王娟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新闻推荐

458米高大气立体观测塔将成为合肥新地标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综合处处长程艳【展望】可以畅想的是,在并不久远的将来,在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的...

长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