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整洁 河水变清澈 宜州区刘三姐镇中和村下邓屯蚕沙倾倒问题整改后见闻 本报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韦克文
今年6月,有群众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中和村下邓屯养蚕户半夜把蚕粪倒进村里河道与龙江河交汇处,造成水源污染”问题,督察组按规定向宜州区进行交办。
据了解,下邓屯距离刘三姐镇政府约24公里,全屯78户200多人,其中,50多户村民长年种桑养蚕,桑树种植面积达550亩,养蚕收入成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进下邓屯,看到一条叫三合河的小河在村头流淌,一座10多米长的小桥横跨河上,河水清澈。两岸虽然长些杂草,但显得干净,空气清新。岸边竖立两块宣传牌,一块是“三合河河长公示牌”,一块写有严禁向河道倾倒蚕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内容。
村庄周围是连片桑叶地,一条3米多宽水泥硬化道路穿过村庄,道路左侧宣传栏张贴着“治理蚕沙污染,巩固壮大桑蚕产业”,以及“下邓屯村规民约”宣传内容。通往各家各户门口的步行道也打扫得干净整洁。
今年6月以前,下邓屯却是另一番景象,部分村民为了图方便,随意把蚕沙堆放在村头小河边,或从桥上倒入河道,垃圾遍地、河水变黄、小墨蚊到处飞,臭气熏天。
据刘三姐镇副镇长李昌才介绍,6月1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宜州区交办投诉案件后,宜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刘三姐镇政府,以及区乡村办、桑蚕循环办、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下邓屯调查,并在现场召开协调会,制定下邓屯蚕粪清理工作方案。由刘三姐镇政府牵头,立即组织发动该镇干部群众60余人,调用1台钩机、2台农用拖拉机,全力以赴开展蚕沙清理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于当晚基本完成蚕沙乱倒处置工作,现场处置的蚕粪回收后,堆放于附近果园的蚕沙处理专门场地,经发酵后作为果园有机肥。随后,该镇在沿路沿河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牌50块。
同时,该镇组织召开下邓屯村民会议,再次宣传《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及有关政策法规,引导群众自觉做好蚕沙治理工作,防止蚕沙乱倒、乱堆、乱放现象,教育群众遵规守法,合力做好蚕沙无害化处理工作。
6月11日,宜州区向各乡镇下达《关于排查蚕粪乱堆乱倒行为的函》,要求各乡镇组织人员排查辖区内蚕粪、养殖场粪便、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的管理情况,重点排查饮用水源地周边及村级道路旁、河水旁、居民集中居住区内是否有乱堆、乱倒现象,及时组织力量做好相关整改工作,相关部门按职责要求,加强督查指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为了集中统一处理下邓屯蚕沙,6月20日至7月10日,刘三姐镇投入8万多元,在距离下邓屯400米处,建设一个230平方米蚕沙集中堆放池,铺设一条通往堆放池的4米宽道路。记者在蚕沙集中堆放池看到,堆放池三面砌起2米高水泥砖墙,上面架起钢架棚,池内堆有半池蚕沙。村民说,部分蚕沙已被群众拉往果园或桑园发酵作肥料使用。
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韦恩群深有感触。他说,整治以前,进入村头就闻到浓浓臭味,村里到处是墨蚊,蚕沙倒入河中,下游群众也多次反映,意见很大。整治以后,环境好多了,原来贪图方便半夜随意倒蚕沙的村民,不但认识了错误,而且已经养成用三轮车把蚕沙拉到堆放池集中堆放的习惯。
据了解,宜州区以下邓屯问题整改为契机,在全区开展蚕粪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蚕粪处理方案。同时,开展蚕粪治理培训和指导,确保蚕粪治理取得预期成效。刘三姐镇认真吸取下邓屯蚕沙污染环境教训,集中开展蚕沙专项治理工作,并制定《蚕沙及生产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各村(社区)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进行集中治理,建立督查巡查制度,确保长抓不懈,严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时,积极引导蚕农发酵处理蚕沙做肥料,提高蚕沙综合利用率,加强各村屯日常卫生保洁,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和宜居乡村建设成效。
新闻推荐
宜州讯日前,宜州区16个乡镇115个村的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已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外业勘察等系列工作,全面完成28万亩的保护区划...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