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新生命的起点 ——记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 本报记者 林郁婷 通讯员 黄 恋 潘媚媚 文/图
▲患者给产科赠送锦旗。
▲产科医务人员为“准妈妈”进行导乐分娩指导。
▲为孕妇进行胎心监测。
▲产科主任石慧娟带领医务人员查房。
在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团队,她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用朴素的笑容,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用真挚的爱心,托起幼小的生命;用无私的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他们,就是产科的医生和护士们。
市一医院是国家爱婴医院,所属产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于一体的母婴医疗保健专业机构,是河池市、宜州市危险孕妇抢救中心之一、产前筛查中心。该科拥有床位数70张,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每年接诊孕产妇70%为高危妊娠,包括各种妊娠合并症以及产科并发症。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也是一个技术性科室,工作极富挑战性,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才能保证新生儿顺利安全地到来和母亲的平安。
日前,27岁的覃女士因在外院产检时发现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转入市一医院治疗。
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是产科危重症之一,患者孕晚期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对于该疾病,分娩方式常规选择剖宫产,但在切开子宫肌层时极易发生大量出血、难以控制而危及母胎生命。
入院后,市一医院产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以石慧娟主任为首的产科专家组多次进行病例讨论,并邀请泌尿外科、介入科、普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共同进行会诊,讨论病情,对手术方案及术前准备进行了反复论证,得到病人和家属的同意,最终决定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后行剖宫产术。
据了解,“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的引导下完成,可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为挽救患者生命创造机会。手术当天,先由介入室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引导下,为患者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腹主动脉球囊,并压迫固定穿刺点后送入手术室。随后,泌尿外科医生为患者经膀胱镜行双侧输尿管置管术,做好一切抢救准备。手术由石慧娟主任主刀,历时1小时25分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500毫升,比预计出血量少。目前,患者病情平稳,母婴平安。
产科主任石慧娟表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高危孕产妇及危急重症孕产妇急剧增多,给医院及产科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也呈现出新的挑战。对此,该科除了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外,还开展了导乐陪伴分娩、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互联网+微胎心监护”等服务项目,为产妇和宝宝带来健康保障和实实在在的便利。
据介绍,“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自然分娩的全新服务模式,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分娩过程、富有爱心的医护人员陪伴分娩全程,并及时提供心理、生理上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顺利轻松地自然分娩。这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最理想的自然分娩方式,有利于提高产时的服务和质量,保持和促进自然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是一项新型的针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产前检测技术。该技术仅需抽取孕妇外周血10mL,提取血液中游离DNA,通过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即可准确判断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T21)、爱德华氏综合征(T18)、帕陶氏综合征(T13)等三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T21检出率可达99%以上,孕12周以上即可检测,采血后12个工作日出报告。该技术安全性高、无创伤、无感染、无流产风险。
“互联网+微胎心监护”是通过微胎心监护仪即可实现的远程监护,在手机屏幕上展现实时的胎心监护图形,并上传资料由就诊医院专业医生进行判断,便可及时了解宝宝的状况,减少孕期风险,增加母婴安全系数。
新闻推荐
“姐,我们来看你了。”2017年2月17日,宜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周小东抱着一沓案卷走进宜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哎哟!看完你这几十摞案卷,我可要在医院躺半年了。上次办完那起新农合报销款诈骗...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