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强甘蔗桑蚕产业 培育新兴旅游产业 宜州“三大利器”提振经济腾飞

河池日报 2013-04-02 23:05 大字

 

宜州讯

 

近年来,宜州市立足市情,利用亚热带气候适宜甘蔗生长优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契机、充分利用优美自然景观资源及刘三姐故乡人文资源,重点将甘蔗、桑蚕、旅游等产业打造成壮大县域经济的“三大利器”,有效助推全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继续稳固蔗糖支柱产业。该市加大宣传力度,协调解决问题,推广良种良法,甘蔗生产取得成效。2012年,宜州扩种甘蔗面积4.37万亩,推广优良品种16.4万亩,甘蔗总面积达47万亩,原料蔗总产量预计达173万吨,比上年度提高近50万吨,农民种蔗收入达8亿多元。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营造种蔗浓厚氛围。该市积极协调解决机耕安排、蔗种调剂、化肥地膜、蔗区道路等困难和问题。投入甘蔗生产扶持资金达5892万元,其中无偿资金达689万元,贷款资金达5203万元。通过专家、技术人员广泛培训蔗农,提高培训质量。共举办培训45期,培训蔗农5000人次,编印技术资料45000份。大力推广甘蔗良种良法。投入调种经费100万元,调入桂糖29号、32号等蔗种共1000多吨。同时,建甘蔗良种繁殖基地7000亩。

继续做大桑蚕优势产业。去年,全市桑园面积达31.3万亩,鲜茧产量5.29万吨,农民养蚕收入达18.28亿元,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达4040元。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通过“农家课堂”、“阳光工程”等开展技术培训102期,召开现场会3次,培训农民12630人次,激发蚕农积极性,为桑蚕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抓好桑蚕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该市建成桑蚕优质原料茧基地示范村13个、示范乡镇2个,大力推广蚕、桑优良新品种,及丰产桑园栽培、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先进种养技术,带动全市形成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的桑蚕原料茧生产基地。此外,在石别、德胜、洛东等4个乡镇建立蚕病监测点,做好全市蚕病防控预测预报工作。

培育旅游无烟产业。宜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彩调、山歌等人文资源闻名遐迩;山清水秀,景点众多,自然景观俊秀,为发展旅游提供先天优势条件。去年,该市利用旅游发展基金,完善提升了刘三姐故里4A级景区的配套设施,东正国际大酒店、凯旋国际大酒店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刘三姐度假山庄升级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刘三姐乡旅游名镇以及合寨、马山塘、下枧、小龙等特色名村建设成效明显,马山塘荣获“中国特色村”称号。怡人湖景区项目开工建设,洛西板栗林生态农庄、祥贝古文、拉浪休闲旅游区等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出版了《宜人之州》、《舌尖上的宜州》等旅游宣传出版物,组团参加了北京、台湾、广东等多次国际、国内旅游展会;开通了“南宁、桂林、柳州至宜州旅游专线”。

成功举办广西宜州第三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三姐故里,宜人之州”旅游品牌效应日益突显。荣获“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称号。2012年共接待旅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亿元。

 

 

(周国勇)

新闻推荐

两万农村家庭受惠计生奖扶政策

宜州讯

 

近年来,宜州市认真落实各项计生扶助政策,积极解决计生家庭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2012年以来,该市共有两万农村家庭享受计生奖扶政策带...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