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环保力度 宜州“绿水青山”显生态文明新姿

河池日报 2013-03-20 23:12 大字

 

宜州讯

 

3月11日,宜州市下枧河小龙湾河段惊现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娃娃鱼(详见本报近日相关报道)。据了解,娃娃鱼的生存环境对水质要求极高,这充分表明当地水域生态环境情况整体良好,也标志着宜州市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近年来,宜州市以“绿水青山、园林城市、美丽宜州”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推进制糖、桑蚕茧丝绸、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农村生态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和9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龙江河、下枧河水质达国家Ⅲ类水质标准,龙江河流域被确定为国家水上地质公园。

2012年,宜州市地区生产总值87.51亿元,同比增长3.4%;茧丝绸加工产业总产值11.03亿元,蔗糖循环经济产业产值8亿元,化工产业产值达4.6亿元。全年接待国内旅客150万人次,同比增长17.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50%……

一个经济欣欣向荣,生态良好发展的新宜州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壮士断臂,痛下决心,整治环保和安全生产。2012年,宜州出动车辆380辆次,人员1821人次,排查企业192家,排查出无证无照经营企业13家、环保问题179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196处,目前已整治好环保问题135个、安全生产隐患122处。

规范管理,多措并举,力推节能减排工作。2012年,处理生活污水一千多万吨,实现COD(化学耗氧量)减排120多吨,完成96吨任务的125%;政策性关停水泥厂一家,COD减排100吨左右,完成36.4吨任务的275%;城区污水处理厂完成氨氮减排132吨,完成56吨任务的235%。

构建城林相融,人在画中的美丽园林城市。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去年,先后在中山大道、刘三姐大道、金宜路、市民文化公园等种植、补植绿化树近1.3万株,累计投入一千万元。

循环利用桑蚕产业废弃物,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引导农民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用废菌渣料改良土壤和种植无公害蔬菜,在14个乡镇扶持修建14个蚕沙集中处理池,引导和扶持农户自建蚕沙池700个。2012年,企业收集和群众自行无害化处理蚕沙共7.61万吨,有效缓解了蚕沙污染的突出问题。县域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工程,已在德胜镇、怀远镇、刘三姐乡试点建设。完成全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屏南乡合寨村果作屯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3千多米,实现该屯绝大部分农户生活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至垃圾处理厂。

实施“绿满八桂”造林工程,让岭坡四季常绿,城乡空气清爽。2012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1万亩,义务植树75万株,通道绿化250亩,村屯绿化6个,种植绿化大苗1952株;完成退耕地还林补植补造1743亩,顺利通过自治区、国家核查组验收。发放珍贵树种19.8万株,完成新建沼气池一千座。落实核桃种植面积3.95万亩,完成河池市下达任务的395%。

 

 

 

(周国勇

 

韦炳禄)

新闻推荐

雷锋在我们心中●朱丹煜 宜州市德胜小学

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留在我们的心中。妈妈经常给我讲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帮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一位老奶奶找儿子;把自己省...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