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品牌思路 打破雷同格局 三姐故乡旅游发展前景看好 ■计划融入桂林大旅游圈,构建民族风情旅游环线 □本报记者 龙招江

河池日报 2012-02-09 14:30 大字

 

壮族歌仙刘三姐是人们称赞的山歌奇才,成为广西有名的文化名片。如今,宜州、桂林、柳州等地已经不同程度先期开发了刘三姐主题旅游。然而,其三姐形象是否能很好开发推广,资源能否共享?近日,网友“韦可包”在网络问政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宜州、桂林联动起来,合作办好刘三姐旅游文化产业,推促广西“刘三姐之旅”专线游。为此,记者到宜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进行采访。

旅游产品陈旧 人气难旺

“开通广西宜州至桂林的刘三姐之旅专线,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的一大工作目标。但此项工作,艰巨而系统,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宜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董春华分析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政企分开”的原则,宜州与桂林联手打造“刘三姐之旅”专线,应该以政府积极引导为辅,企业互利合作为主体。

董春华称,几年来,宜州市一直与桂林不少旅行社洽谈有关合作事宜,企图通过旅行社打开团队客源市场,充分利用“刘三姐”文化品牌,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并推动加快宜州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现有景区较多存在产品陈旧、规模小、档次低的困惑,更头痛的是现行的旅游票价较低,留给旅行社差价盈利的空间太小,所以一直未能达成合作协议。“没有盈利或是盈利甚少的生意,旅行社不会合作的。”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说,从桂林带一个团队开一辆大巴行程200多公里到这里旅游,得到的盈利有时还比不上过路费高,谁还会愿意带团来呀!

“现有旅游产品存在可复制性的弊端,特色的民族风情节目容易模仿抄袭利用。”这也是影响该市迟迟未能实施联手打造“刘三姐之旅”专线的原因之一。

早在1992年,宜州市得益于电影《刘三姐》的影响,成功开辟 “刘三姐故乡下枧河民族风情游”。特别是在1996年,当地政府审时度势,旅游业更加紧扣刘三姐文化,打造原汁原味的刘三姐文化旅游产品,当年还投入300万元,拍摄了14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刘三姐》。1996年至2002年间,宜州“刘三姐故乡下枧河民族风情游”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大旅游热点。然而,宜州和柳州融水、三江的旅游产品相比,开发模式如出一辙,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加之自身没有加大投入对产品进行更新改造,产品陈旧老化,很快就失去生命力,游客人气出现相对不足是必然趋势。

打破雷同格局 前景看好

如何把自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宜州市充分认识到,如今旅游开发在立足于全市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发展当地旅游业应避免与桂林的旅游模式相雷同的格局,打好“刘三姐”牌,对城区及各个旅游景点要以刘三姐文化作为主线进行合理规划和包装,并加大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才能使宜州市的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宜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韦雯荃介绍说,近年来,该市一直没有放弃继续与外地旅行社洽谈相关合作事宜,在自身基础建设上,宜州市不断加强旅游景区的硬件软件设施建设,注重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挖潜,做好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常抓旅游资源向外宣传推介工作不放松。首先是加大资金投入,政府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的资金用于旅游环境基础性工程建设,相继建成完善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浙江大学西迁遗址公园、宜州博物馆等一大批旅游设施。深挖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全力做好接待、购物等旅游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刘三姐故里景区旅游港和宜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开发了祥贝拉光、三门寺、马山塘、歌仙桥等多个景区景点,使三姐故里的旅游产业更具竞争力。除此之外,2010年以来,该市成功举办两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还聘任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为宜州旅游形象大使和宜州荣誉市民,增强宜州知名度。2011年,刘三姐故里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景区,这为将申报提升旅游门票价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外地旅行社来洽谈合作,共商旅游发展事宜。

另外,宜州市“十二五”旅游开发战略规划报告中提到,该市将通过修编旅游发展规划,把宜州“刘三姐故乡之旅”旅游产品融入桂林大旅游圈,构建 “桂林-柳州-宜州”民族风情旅游环线。通过合作,加强宜州与桂林两地旅游企业合作,发展旅游联盟,拓展旅游代理业务,开发桂林客源市场,努力开通宜州至桂林旅游专线车。这样一来,宜州市的旅游业充满生机及活力,发展前景看好!

新闻推荐

男子宜柳高速扔石砸中13辆车 疑间接性精神病突发导致,所幸无人受伤警方及时将其控制,要求家属等方面严管

被砸中的车辆前挡风玻璃全烂了。  宜州讯 2月14日,一名患有间接性精神分裂症的男子旧病复发后,窜上宜柳高速路岩口砖厂路段,捡起石头对着河池往柳州...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