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判官”李胜乾李胜乾
李胜乾(左1)在农家组织调解土地纠纷。
眼前的李胜乾让人无法联想到他是土地纠纷的判官,无论是肤色还是衣着,他与农民没有两样。如果说还有别的不同,就是他那双深邃的眼神透出一种无形的威严。
李胜乾是天峨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的二把手,2008年该县成立这个新机构时,农经局经过筛选认为他是最佳人选,理由是他担任过乡镇副书记,有群众基础,熟悉农村情况,而在法院工作8年,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就这样,年过五旬并已退居二线多年之后的他,再次走上前台。
土地纠纷判官,这个“官”其实并不大,但 “官帽”戴“正”或戴“歪”,不仅是理亏和理偏的问题,往往会涉及一方和谐稳定。李胜乾常常提醒自己,这顶“官帽”是群众戴到他头上的,他不能愧对这顶“帽子”,他一定要让“帽子”戴得堂堂正正。
李胜乾清楚记得,当年“官帽”戴到他头上时,土地纠纷案件一桩接一桩,这些纠纷案都是与库区移民有关。那一年他和他的同事大部分时间都沉在乡村。“至于有多少起土地纠纷案,我都无法记起具体案件数了。”李胜乾笑着说。
其实,李胜乾不是没有记起,只是他不想再重提过去的事。
2011年9月,八腊乡老鹏村白竹山村民小组诉两个村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接案后,李胜乾和3位同事下到村里调查取证。然而,白竹山只有通村机耕路,车子行驶到老鹏街上后就无法前行了。还有近5公里的山路等着他和他的同事翻越过去。当时,3位同事很担心他是否吃得消,但爬山过岭时,他却把年轻一辈抛在了身后。
中午他们来到白竹山村,3位同事却有点“力不从心”了,李胜乾看着他们个个气喘吁吁就开玩笑说:“你们年轻人怎么了?我这个老屁股还可以吧!”
李胜乾和同事在白竹山村开展工作时,双方当事人盛情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对这一切,李胜乾回绝了。调查取证结束后,几个人连夜赶回天峨县城。然而,李胜乾前脚刚踏进家门一会,双方当事人后脚又跟进了家门,手里还提着名烟名酒,面对价值上千元的一条香烟和价格不菲的名酒,李胜乾一一拒收。
其实,类似请吃送礼的又何止是这一次。李胜乾清楚知道,自从他负责仲裁机构至今,送礼的、上门求“关照”的人不计其数,但都被他拒在门外。
这是一个有油水可“捞”的岗位,身处在这样的岗位,一定有人认为李胜乾也是“捞”得不少。没错,如果他想“捞”,一定“捞”得“盆满钵满”。但是,这是一个烫手油锅,一旦“捞”了,不是手被“烫伤”,就是遍体鳞伤。
“收受他人的好处,天平就会出现失衡。”李胜乾不但严于要求自己,而且也经常告诫同事,失衡的天平就没有秉公可言,既伤了当事人的感情,造成村民之间关系紧张,又玷辱了法律的威严。
在农村长大的李胜乾,知道农民如果没有土地就不是真正的农民。
坡结乡纳构村扛里村民陈某养女在2004年2月出生,陈某办理收养关系后,他养女未分得一份土地。2009年4月,陈某向村民小组提出申请,村民小组认为陈某收养的孩子不符合土地承包规定,所以未答应陈某提出的申请。
李胜乾收到陈某提供的相关材料后,先后几次前往扛里村调查,并走访了公安、民政、计生等有关部门。经过调查,他认为陈某提出其养女的土地承包权符合法律法规。随后他召集村民开会,连续两天两夜做村民小组思想工作。最后双方同意调解,陈某养女有了土地承包权。
3年多来,经过李胜乾的手办理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无一激化矛盾,调解率达90%以上,库区移民的稳定,得益于像他一样“判官”悉心调解。
本报记者 唐毓克 文/图
新闻推荐
网友发帖称天峨县红水河段非法捕捞时有发生,该县渔政部门表示—— 保持高压态势 打击非法捕捞本报记者 唐毓克 通讯员 马尚松 文/图
天峨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执法人员深入各渔船集中区进行例行检查,加大违法捕捞活动的打击工作力度。 日前,网友“看不惯A”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上...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