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涅槃新生 农业不断壮大 旅游提质增效 河池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样板

河池日报 2019-04-29 10: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龙招江通讯员韦少团)近年来,河池市扎实开展“六大行动”活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降成本实现企业增效,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3亿元,同比增长6.4%;财政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区前列。

河池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资源十分丰富。过去,由于粗放型开发利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2012年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后,154家涉重金属企业中有96家被关停。

痛定思痛。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实施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建设新工业园区,让企业“出城入园”,实现转型升级发展。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4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8%。

“取得这样的增速不容易。”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说,“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开始有了回报,已呈现出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好态势。”

大任产业园自2013年建设以来,园区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主旨,集纳能源、建材、化工等产业,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污水、废渣等处理回收系统,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2018年,大任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实现“五通一平”目标,已有12家企业进驻,5家企业投产,完成产值7亿元。该产业园已被列为自治区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

为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和竞争力,河池市出台系列政策,不断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5个市级工业园区各具特色。其中,南丹工业园区率先打造成为首个“百亿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进展顺利,大批企业入驻,仅深圳企业就有31家,合作项目47个,投资额超300亿元。

河池市还出台培育壮大有色金属、电力、茧丝绸、饮用水和特色酒、碳酸钙“五大百亿产业”实施方案,促使工业规模迅速壮大。目前,全市工业已形成以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电力、茧丝绸、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化工、机械、林产品加工、制药等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其中,宜州、环江荣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南方有色集团成为河池市首家百亿元企业、全区有色金属龙头企业、全国冶炼10强企业。

同时,河池市突出抓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提质发展。2018年,全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基本实现对贫困户的全覆盖,生产经营性收入占贫困群众收入近一半。全市核桃面积达260万亩,建成“万千百”示范基地34万亩;桑园总面积90万亩,连续14年居全国县域第一;油茶总面积125万亩,建设油茶千亩高产示范基地24个,被列为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全区扶贫产业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召开,都安“贷牛还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全区扶贫产业的样板。

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河池市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红水河健康养生之旅、百里龙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加快建设。巴马、宜州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环江、罗城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广西拉浪林场、天峨林朵林场被列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南丹、东兰晋升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8个县(区)被列为广西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全市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去年接待游客3353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总消费408亿元,同比增长36%。

新闻推荐

行走在青泥古道上

□杨艳辉在陇南古河池大地的西南部,长龙似的盘踞着一条古道,它绵延山林20多公里,穿越境内的水阳、大河、嘉陵、虞关等四乡镇...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