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三兄弟脱贫记 本报记者 唐毓克 通讯员 韦凤娟 文/图
莫小学,人如其名,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脑子还算好使。他不等不靠,发展种养业,主动脱贫。
近日,他驾着摩托车,来到金城江区拔贡镇洞江村上芭植坳口(地名)的公路边。他将车子停靠在路边,沿着山路行走约20米,嘴里发出“噜噜……”的喊声,声音由小到大。接着,他随手抓一把野草扔在地上,一会儿便有几头黑猪从草丛中窜出来,争先恐后地啃食地上的树叶。其他猪听到喊声后,也纷纷跑来抢食。
莫小学家住金城江拔贡镇洞江村上芭植屯,今年53岁,父母双亡,他和两个弟弟生活在一起,一家3口人。他的两个弟弟都已40多岁,兄弟3人都单身。2015年10月精准识别时,他家因无稳固性住房和一个弟弟残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他们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木瓦结构房里,由于房屋年代久远,早已破烂不堪,夏季刮风下雨时,他们担心房屋倒塌;冬季,冷风呼啸,石头篱笆墙无法挡住寒风的入侵。莫小学心里很不是滋味,且还身背贫困户之名,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甩掉“穷帽”、拔掉“穷根”。
上芭植屯地处深山,土地贫瘠,可种植的农作物每年夏季被水淹没,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莫小学知道,只有外出务工才能脱贫。于是,1997年至2008年,他断断续续在广东省中山、佛山等地务工,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无法适应高强度的流水线作业,他决定回家发展种养业。
他从最初的5只山羊养起,经过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已发展到120只羊。同时,他还饲养本地黑猪,并在山上放养,不投放饲料,让猪以野草树叶为主食,只需每天投放少量玉米粒。目前,莫小学家的黑猪存栏20头,预计年底卖羊收入约3万元,卖肉猪纯收入约1万元。
人到了一定年纪,总是闲不住。已年过知天命之年的莫小学见屯里的一片山冈丢荒了很多年,野草长得比人还高。2015年,莫小学请来钩机钩出一条便道通到地里,重新开垦这块土地,并种植沙梨。由于勤于管护,今年沙梨开始挂果,市场供不应求,卖沙梨收入4000多元,“明年就远不止这个数了,收入超过1万元。”莫小学说。
收获与付出在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莫小学想靠养殖脱贫,不付出努力是不会有奇迹发生的。养殖需要技术,为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他到相关部门咨询,并自费到外地学习取经。
“山羊不能近亲繁殖,每两年要换公羊,但换一只公羊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莫小学说,为解决资金问题,他与附近的养殖户商量,互相交换公羊,确保山羊繁殖的质量。
目前,他家新建的砖混结构房正在进行简易装修,并且已达到入住标准。
“今年人均收入不低于1万元。”莫小学说,有了党的好政策,他一定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如期实现脱贫。
上图为莫小学在摘野草给放养的猪吃。
新闻推荐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11月21日至23日,15省区市的24市、州、盟、区政协第十八届书画联展在河池举行。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嘉...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