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魔鬼弯道”改道 保障出行平安 江 郎

河池日报 2017-11-04 04:44 大字
 

11月2日,《河池日报》2版刊文称:环江川山镇“魔鬼弯道”改道了。该镇的环江至荔波二级公路社村路口路段,经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获投资139万元,设计改线339米,改造弯道和设置警示设施,避免事故多发。当地群众闻讯奔走相告。

读完这则小消息,笔者心里五味杂陈。社村路口之所以被称为“魔鬼弯道”,之前交通事故肯定不少。究其原因,道路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是主因,这点毋庸置疑;当然,途经司机未能预判复杂路况谨慎驾驶,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观诱因。

近年来,“魔鬼弯道”“魔鬼路段”等词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2017年1月,玉林市交警支队公布了2016年十大事故多发、危险路段。有网友细数发现,这十个路段仅2016年就发生了超百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70人,令人胆战心惊。

其实,所谓的“魔鬼弯道”,一般都是因三种情况所致,第一、路面设计问题,弯度半径过小;第二、地段先天缺陷,多为极限坡度;第三、弯坡组合,既有坡又有弯。专家建议,对“魔鬼弯道”,应增加警示标志、减速带、护栏直至改道。

省道210线田东段也曾是广西有名的“魔鬼弯道”之一。为降服这段“魔鬼弯道”,在通过开辟紧急避险车道、对路段基础设施进行了整改之后,交警部门增设警示标志,严查机动车超速、超载、超员等行为,该路段交通事故起数明显下降。

由此可见,要让“魔鬼弯道”从事故多发到少发,相关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对这些路段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改治理,包括道路状况的改进,警示标志的完善和严格查处违章行为等,以尽可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业内人士坦言,其实上述措施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许多“魔鬼弯道”多项指标都接近于标准范围的临界值。改道之前,往往是交通安全领域的“不定时炸弹”。“魔鬼弯道”只有改道“去弯取直”,方能确保平安。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要清醒地认识到,让“魔鬼弯道”改道,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迫在眉睫!要好好协调,多想办法,尽快把资金落实到位,及时整治所有害人夺命的“魔鬼弯道”,让更多群众为此喜笑颜开奔走相告。

新闻推荐

互联网+助力社区居家“智慧”养老

养老是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工作之一。纵观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约有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6%到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3%到4%的老年人选择在机构中养老。可见,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就近方便、环境...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