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蚕共育惠蚕农 创新技术促增收——记覃塘区黄练镇科宝小蚕共育基地

贵港日报 2016-07-28 04:15 大字

技术员谢寿泳(中)与员工交流喂蚕技术。(蒙思婷摄)本报见习记者 谭彩珍 实习生 吉舟

近日,记者在覃塘区黄练镇科宝小蚕共育基地(以下简称科宝基地)看到,小蚕共育室里,一个个火柴头大小的小蚕正欢快地吃着桑叶;蚕框清洗棚内,棚顶上自动滑行的高压喷头沿着轨道冲刷着蚕框;办公室里,技术员谢寿泳正在网上查看共育室里小蚕生长的情况。看似简陋的小蚕基地里,处处看得到科技的影子。

科宝基地育小蚕已14年,生产的小蚕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为蚕农提供了数量足、品质好的蚕种,经济效益高,吸引了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创新技术降低成本

“你看,现在共育室里的温度是29.5℃,这个温度是比较合适的,除了查看温度,通过农业物联网还能看到小蚕的生长情况,采用物联网后,我很少到蚕室里了,省时、省力。”谢寿泳告诉记者,2015年,农业物联网在小蚕共育中运用后,对小蚕的管理更轻松到位,工人技术操作更规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小蚕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科宝基地从2002年开始共育小蚕,为实现小蚕生产机械化先后研发了《塑料蚕框》、《蚕框自动化清洗消毒晒干一体化》等多项发明。这些创新发明促进了科宝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该基地年产小蚕50批次,可达2万张以上,每张小蚕生产成本下降12元,基地所惠蚕农生产鲜茧100多万公斤,收入约4300万元。

更新理念提升效益

多年来,科宝基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党组织+基地+农户”的管理新模式,为蚕农提供高质量的小蚕,每张蚕的平均产量由原来的22.5公斤提高到45公斤。同时,还解决了长期困挠蚕农的蚕病问题,蚕农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科技员黄伟信说:“传统的小蚕养法一天要喂4餐,从天刚亮要一直忙到凌晨,许多蚕农就是受不了这份苦而放弃蚕桑种养的。”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科宝基地对小蚕共育理念进行了创新,成功研制出小蚕共育二回育技术,一天只需喂食两餐,减轻了蚕农的劳动量。同时,还实行小蚕共育片叶育,既保持了桑叶的新鲜,又减少了因切叶浪费的人工。

黄伟信介绍,在2011年之前,小蚕基地实行每六天收蚁一批蚕的饲养方式,但随着小蚕数量的增多,这个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改为每三天收蚁一批蚕,解决了一批蚕生产数量过大、雨天叶子多蚕不够卖等问题,打破了以前争取“批批清”的传统观念。

心系群众助力脱贫

7月12日上午10点,记者在科宝基地看到,近50名工人在共育室里采摘桑叶喂蚕。“她们都是本地人,来这里工作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学到一技之长,很多妇女学到技术后,回家自己种桑养蚕,成为发家致富的能手。”谢寿泳说。

科宝基地长期与覃塘区扶贫办合作开展扶贫工作,为黄练镇种桑养蚕的贫困村免费发放小蚕、桑苗和方格簇,并进行免费的技术指导。

养蚕是姚岭村的传统产业,过去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时,村民养蚕经常碰到小蚕大量死亡的现象。近年来,在科宝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对养蚕有了新的认识,增加了收入。谢桂标就是受益者之一,4年前,他跟着村里人从科宝基地拿回小蚕,开始养殖。“品质比人家的好很多,没有出现过大量死蚕现象。”第一次成功后,他更加有信心了,“我们夫妻俩一个月可以养两批,今年已经收入3万多元了,单靠养蚕一年下来也有近5万元的收入。”

平寨村平阳屯贫困户覃仕元一个人种桑养蚕,供儿子读大学。科宝基地一直免费赠予他蚕药、小蚕和方格簇,并教他养蚕技术,提高他的养蚕成功率,帮助他增加收入,现在他靠种桑养蚕已经成功脱贫。

多年来,科宝基地举办种桑养蚕培训班150多期,授课时数达2000多课时,培训蚕农4万多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册,无偿投入经费4万多元。

现在,科宝基地共育的小蚕不但在贵港各大乡镇热销,还销往南宁、河池等地,受益蚕农7000多户,帮助周边村屯9000多名蚕农解决就业难题。

新闻推荐

石山王国换新颜——河池市大石山区都安大化两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系列报道(一) 本报记者 邓平 黄英俊 见习记者 夏军

柏油路延伸至都安、大化两县90%以上的乡镇。  编者按:2007年初,自治区决定打响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15大类1.2万多个项目在河池市都安、大化两个瑶...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