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限梯地如何做出柑橘“大文章”?

桂林日报 2015-03-18 07:47 大字

?在路边的山上随处可见成片的果园。

?村民韦永锋在摘马水桔准备卖。

▲为了方便运输,不少村民在山上装了电动缆车。

?村民在开心地装车卖果。

因为田少山多,地势特殊,龙胜乐江乡无法像很多乡镇那样一户人就种植几十亩或上百亩土地,10亩甚至数亩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可观的数字,然而,这里四季都有水果卖,村民四季都有收入——

龙胜各族自治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多田少是龙胜各个乡镇的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很难让该县乡镇的农民像阳朔、荔浦等县的农民一样发展大规模的种植。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这里的乐江乡农民一边开梯田一边种植不同季节的柑橘,目前已经种植了10多种柑橘品种,每个季节几乎都有柑橘卖,打造了四季柑橘果园,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出了“大文章”。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蒙政嫦文/摄

小梯田种植多品种,山上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卖

近日,记者来到乐江乡,跟着乡里的工作人员一路开车沿着321国道走进光明村,不时可以看到路边有一些货车停在那里装柑橘。

“这是马水桔。”乡农业服务中心的陈主任告诉记者,春节前后乡里最畅销的是砂糖桔和椪柑,现在砂糖桔和椪柑已基本卖完,马水桔又上市了。

她介绍,乐江乡从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陆续开始尝试种植椪柑,因为田少,村民就选择在山上开荒,因为地势原因,龙胜的荒山都比较陡峭,开出来的都是梯田。

记者随后跟她来到光明村一片位于公路边的柑橘园,见到了村民韦永锋。30多岁的韦永锋正准备摘马水桔去卖。记者沿着一条泥巴路爬上山顶,只见山顶的桔园成梯形一直往山下延伸,一个个桔子压弯了树枝,黄灿灿的十分喜人。

韦永锋一边拿着剪刀剪柑橘,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他说,10多年前他就开始种植椪柑,因为地少,家里仅有的一两亩水田都用来种植水稻,以供一年食用。为了多赚钱,他开始物色地方种柑橘,所谓的物色其实就是对荒山进行平整,为了方便运输选择交通相对方便的山头。整出一块块小梯田后就着手种植,因为乡里的传统就是种植椪柑,他也和大家一样种。

“但椪柑的价格不高。”他说,椪柑在10多年前能卖1块多钱一斤,但到现在还是卖1块多一斤,好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结果比较多,一年下来也能赚上万元。

后来,看到不少地方开始种植其他品种的柑橘,他也开始尝试种植,特别是近年来砂糖桔的热销,让他也心痒痒的。几年前他也种植了一部分砂糖桔,同时还种植一些马水桔。最近几年砂糖桔的效益相对较好,光是去年底到今年春,卖砂糖桔他就赚了好几万。砂糖桔卖完就轮到卖马水桔了,马水桔今年价格一般,但是也有3元多一斤,也能卖出两三万元,加上椪柑的收入,一年下来估计有10万左右的收入。现在除了卖马水桔,他还尝试种植了几十株清香桔。

“为什么种植这么多品种呢?”记者问。

“只有品种多,才能不断有东西卖啊。”他说,乡里的地少,不可能像其他县城一样,一次可以种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同时他们也没那么多资金投入。所以在村里,大家都跟他一样,都是慢慢地开荒造梯田,先尝试种植一种水果,等卖水果得了一些钱后,又开荒种植其他品种。10多年来,他也只开荒了10亩左右的果园,但这在村里乃至全乡来说已经是种植水果的大户了。

他说,种植不同品种的柑橘,结果时间也不一样,比如砂糖桔、马水桔是春天卖;夏有夏橙、特早熟柑;秋有早熟柑、南丰蜜桔;冬有椪柑、脐橙等。村民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种柑橘种植,整个乡里一年四季都有柑橘卖,而村民一年四季也可以有收入,大家尽量让最小的梯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陈主任介绍,乐江素有“柑橘之乡”的美称,种出的柑橘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从1986年开始引进种植,至今有将近30年的历史。全乡共有4400多户,种植柑橘的就有2500户,主要集中在交通相对便利的7个村委。目前种植面积1.5万亩,每年产果2万吨。

产销结合,解决销售难题

无论是哪种产品,除了种植,销售也是一个大问题。乐江虽然有30年种植柑橘的经验,但也曾遭受过销售的难题。

在乐江乡江口村,记者见到了销售大户、村民李海林。她告诉记者,她家里是1987年开始种植椪柑的,一直以来种植的量不算很大。她清楚地记得,最开始大家种植椪柑时都是自产自销,但随着规模和产量的增加,销售成了难题。上世纪90年代,陆续有老板到乡里的各个村子收购,由于老板都是外地的,大家又不太了解外面的行情,所以价格基本都是老板说了算,村民辛苦种植出来的椪柑难以卖出好价钱。

2000年左右,她和老公商量,决定充当中间商为老百姓收购果子,同时自己拉出去卖。最开始他们都是用拖拉机拉果子去销售,一年下来也不过卖100多吨,而且如果要拉货到外县或外省市就必须租车,增加了成本,赚钱少而且不方便。2004年,经过商量,他们买了一辆小货车。有了自己的货车,他们的销售市场越做越大,销售规模陆续从一年几百吨到上千吨,还在柳州、河池等地建立了自己专门的代销商。

“今天又销售了一批货……”说完,她带着记者来到马路边的一个仓库。记者看到里面摆放了不少柑橘,另一个仓库里还有大量的包装箱。她说,随着市场越做越大,村里也有不少村民加入她的队伍,目前他们是三四个人合作销售。

“合作才能共赢……”她笑着说,对他们来说,乡里每个季节都有柑橘销售,所以他们每个季节都要收购果子,这样一来需要不少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大家开始抱团合作,将市场做大。目前,他们几个合伙人一年要销售几千吨的果子。因为销售量大,每年他们都得到政府的奖励,拿到几千元奖金。

陈主任补充说,随着乐江柑橘市场的做大,有眼光的村民也开始做销售,目前全乡比较大的销售商有10多个,基本都是本乡人,因为大家都熟,老百姓愿意让他们收购果子,有些销售商既种也卖,和普通村民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大家之间有一份信任。同时,近年来,县、乡政府也非常重视柑橘市场,每年不但帮农民在网上发布相关的销售信息,同时还给予销售大户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帮助销售本地的柑橘。

政府引导,走出一条“四季柑橘园”的路子

种植柑橘让不少村民的荷包鼓了起来,一些“柑橘楼”也陆续建起来。看到这种情况,一些村民更积极地想方设法在山上开荒种果,甚至还有村民在交通相对不便的山头也种起了水果,为此,他们还专门安装了跨山的缆车来运输肥料和水果。

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柑橘发展有两大克星,一是柑橘黄龙病,二是柑橘果实蝇,前者可造成柑橘树大面积毁灭式死亡,后者可造成挂果后期严重落果甚至绝收。陈主任回忆,乐江乡的柑橘发展也经历了重重考验,特别是黄龙病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里柑橘事业的发展。

为此,从2002年至2005年,当地政府组织了专业的黄龙病砍伐队伍下村屯,对弃管果园、病害严重的果园进行砍伐清除,同时由农技部门牵头,举办柑橘黄龙病知识培训班,让群众认识黄龙病,意识到黄龙病的危害性、毁灭性,增强黄龙病可防可控的知识;另一方面,印制了柑橘黄龙病识别手册,每户一本手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农技部门通过建立柑橘无公害高产示范园、万元园等项目,引导农户进行柑橘无公害专业管理。

她说,她清楚地记得2008年“柑橘里面有蛆”的谣传使得部分消费者不敢食用柑橘,导致2008年乐江乡的柑橘滞销,每斤跌到0.2元,大量的柑橘被迫倒进河里,群众损失惨重,一些单位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为了帮助村民买起了爱心柑橘。

针对这个情况,当年农业部门通过走访、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是柑橘果实蝇惹的祸。几乎每个果园都不同程度地有柑橘果实蝇的发生,重者造成整个果园绝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0年至2014年,当地政府每年财政补贴柑橘果实蝇防治专用毒土“地富通”,在果实蝇幼虫出土的时候撒在树下,及时毒杀果实蝇幼虫,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2014年,农技部门深入果园调查,几乎找不到果实蝇危害的落地果。经过一系列的措施,乐江乡的柑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群众信心满满。

陈主任说,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除了解决黄龙病、柑橘果实蝇问题外,还要面对品种老化、市场变化等问题。为了让乡里的柑橘适应市场发展,近年来,县乡两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改种或新种柑橘品种。目前,全乡主要有椪柑、早温、南丰蜜桔、夏橙、砂糖桔、马水桔、金橘、清香桔、茂谷柑等品种,今年还尝试引进沃柑、宜香橙等优质品种,力争打造“四季柑橘园”,走出一条春有砂糖桔、马水桔、茂谷柑;夏有夏橙、特早熟柑;秋有早熟柑、南丰蜜桔;冬有椪柑、脐橙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短评:

合适的路子才是好路子

记者采访过不少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闻,大多数都是走“高大上”的路子,比如一个村民种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水稻和水果,靠着规模种植,一户人一年赚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并不鲜见。而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因为田少山多,地势特别,不可能实现一个人种植几十亩或上百亩,10亩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可观的数字。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梯地上实现农民增收呢?乐江的农民有自己的主见,那就是逐步开荒,逐步尝试新品种。当地政府也有他们的想法,那就是引导村民逐步适应市场,种植更好更多的柑橘,同时对村民进行补助,对病害进行防治,尽量让村民少走弯路。通过政府和村民的努力,别的地方可能一年只能卖一季柑橘水果,而在乐江一年四季都可以卖柑橘,其他地方打规模品牌,而乐江则打出了“时间品牌”,让大家都知道到乐江一年四季可以吃到水果,让外地老板都知道乐江一年四季都可以来收购水果,由此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季柑橘园”路子。

新闻推荐

眼下高考志愿填报进入“倒计时”了,很多家长、考生还在为该填报哪些院校而举棋不定。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区内外高校招生老师,希望他们的建议能够帮助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6月28日上午,全国50余所高等院校在桂林市第十八中学为桂林市的高考考生与家长答疑解惑。记者 桂晨摄一些拟报名的考生正在详细...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