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老人“带孙费”? 市民:谈钱不伤感情 给要给得巧妙 □本报记者 龙 潇 实习生 卢雅静 文/图
带孙子成了许多老人的“必修课”
在很多人眼里,老人带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周围老人围着孙子转的现象也非常普遍。然而,“没有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当孙子”这一调侃的话,也透露出当前很多老人的心声。“带孙费”、“有偿带孙”等新名词的出现更是刺激着人们的头脑。本报7月16日第7版刊出的《婆婆带孙子每月要1800元补贴,你赞成吗?》一文,也引发热烈讨论。那么,对这个关乎理更关乎情的问题,市民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的呢?
年轻人首选父母帮带孩子
“生孩子后你最想让谁来带孩子?”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及网民,受访者中多数人首选父母,实在不行才考虑请保姆。
“外人哪有自家人照顾得好,当然是让父母带最放心了。” 刚生完小孩3个多月的韦珍说,她丈夫在乡下上班,公公婆婆又需在老家带哥哥的小孩,还没生孩子她就为让谁来带孩子的问题发愁。“保姆很难找到合适的,价钱高,还不放心。”所幸快生产时,原来在南宁帮姐姐带孩子的妈妈回来照顾她,担起了带孩子的“任务”。“一开始我什么都不会,帮孩子穿衣洗澡都觉得困难,还好有妈妈在。”
韦珍说,有妈妈在无论是带孩子还是做家务她几乎都不用动手,省心不少。
与韦珍相比农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产假只剩不到一个月的她,被找保姆的事困扰着。“生产后婆婆来照顾我,但前段时间公公病重也急需人照顾,婆婆只好回家,我母亲又已过世,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的人。”为找人带孩子,农女士几乎发动了自己全部的社会关系,首选是亲戚,问了一圈,年轻的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不愿,年纪大的也有心无力。“找个全职的保姆花销基本顶我一个月工资了,但也没办法呀。” 农女士说,她周围一些生过小孩的朋友都觉得还是由老人帮带孩子最好,找保姆开销大,而且很多事还要操心,遇到做得不好的就更加郁闷。怀孕7个多月的小玥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且妈妈和婆婆已经退休,都盼着早日抱上孙子,根本不用愁带孩子的问题。她觉得由老人带孩子最好,她们有经验又细心,最主要的是爱孩子,请保姆还要相互磨合。不过她也觉得有点歉意,“房子靠老人资助,孩子也得他们带。”小玥表示,她身边的独生子女朋友基本都不担心带孩子的问题,“4个老人守着一个孙子,还怕他们‘抢\’呢。”
多数老人“无偿带孙”
日前,在市区森林广场,记者看到了不少带着孙子散步的老人。“平时我带孙子比较少,有时候还要工作,他爷爷带得比较多,儿子媳妇都要工作,没时间看孩子。”市民李阿姨说,她们全家都很喜欢这个孙子,对于带孙子时是否希望子女给予一定的费用这个问题,李阿姨表示从没想过,“带孙子高兴还来不及呢,一家人还要什么费用。”
像李阿姨这样愿意“无偿带孙”的老人很多,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挑起带孙的重担,成为“免费保姆”,并且只要自己的经济条件允许,愿意“倒贴”。“这个小外孙最喜欢我了,平时都爱跟我出来玩。”市民罗大爷说,每天早上孩子的外婆去买菜,自己就带着孩子到外面逛一圈。外孙很粘他,让他很高兴,“我外孙才一岁多,白天女儿女婿上班,就是我和他外婆带着,我们都退休了,都有自己的退休金,不需要她们给什么费用。”罗大爷说,不仅不要,现在老人带孩子,基本都是倒贴,能出一点力是一点,而且退休了很清闲,有孩子在旁边活蹦乱跳的闹着,反而比较快乐。
虽然含饴弄孙是很多老人晚年生活的乐趣,但带孩子劳累花销大,也让一些出力又出钱的老人感到有些吃不消。“我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孙子和最小的孙子也就相差4岁多,三个孙子都是我带,真不轻松。”66岁的杨阿姨年轻时没工作,一直是家庭主妇。三个儿子成家生子后,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全职奶奶。“三个儿子帮一个带孩子不帮另一个带说不过去,儿媳也会有意见。”杨阿姨说,她和老伴与小儿子居住,每天除了要照看最小的孙子,还要去接另外两个孙子放学,一天都围着孩子转,难得清闲。每个月小儿子都会给她一笔生活费,但她全部拿来家用,还经常拿钱出来倒贴,“三个孙子吃的、用的我没少花钱,单说给孩子买零食一天就要花好几块呢。”对于钱, 杨阿姨从没主动问儿子要过,平时都是他们给多少算多少,“现在很多年轻人只顾自己享受,不懂心疼老人,虽然为了孙子老人再累也愿意,但子女有能力的话还是应该适当给老人一些费用。”
“我一辈子都在当妈,有时也觉得累但为了孩子也没办法。”女儿女婿在外地工作,带着外孙女在百色的周阿姨称,由于外孙女身体不太好,女儿女婿又在酒吧上班,作息不规律,外孙女刚一断奶周阿姨就把她接过来照顾。平时外孙女的全部费用都是周阿姨出,“女儿他们工作不稳定,又要供房,压力大得很,能帮就尽量帮了。”周阿姨说,不带外孙女时她每晚都要去跳广场舞,有时还和一帮朋友出去旅游,现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外孙女身上。“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现在开始转变观念不太愿带小孩了,觉得幸苦几十年,退休了应该享受自由的生活。” 周阿姨说,等外孙女可以上幼儿园了打算把她送回父母身边,“和父母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好些,而且子女都为人父母了该承担的还是要学会承担才行,不能都想着靠老人。”
谈钱不伤感情 给要给得巧妙
老人帮忙带孩子,年轻人该不该给费用,如何给?对于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十余个家庭,其中按月给老人补贴的只有两家,多数家庭子女与父母都没有明确谈起过“带孙费”、生活费等,但子女逢年过节会给老人买礼物,还有一些子女曾提出按月给老人钱,但老人坚决不要。
老家在河池的卢锋,父母从河池来帮他带孩子3年了。“父母一直在农村生活,来到这脱离了熟悉的环境,每天只能围着孩子转,说实话我挺过意不去的。”卢锋说,爱人生的是双胞胎,就算请保姆也不好带,只能让老人来帮带。老人的生活费用全是他们夫妻掏,但自己从未想到过每月固定给老人一笔钱,“或许固定给老人一些钱更好,这样他们支配起来也更自由。”卢锋若有所思地说。
“孩子一直是我婆婆在带,婆婆真是帮了大忙,不仅带孩子下班回家饭也是现成的。”由于有婆婆帮忙带孩子,小龙和丈夫可以专心工作,无需挂念分心。她认为,即使父母不帮带小孩,给老人钱也是应当的。但上升到要付“带孙费”的层面,在感情上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这之中更重要的是亲情,“给老人报酬,要给得巧妙,不用像发工资似的那么生硬,我过年过节给个大红包,平时老人有什么需要的都及时买给,这样他们也很开心。”
和小龙有一样心态的人不少,觉得直接给父母钱显得太生硬,更愿意通过给老人买礼物、衣服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也有部分人觉得老人照看孩子理所应当,一家人不必讲那么多客套。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觉得老人带孩子本来就劳心劳力,子女再不补偿,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如果老人有退休金,子女给不给问题不大,但如果老人没有收入,再贴钱当免费保姆就很不好了。”小林说,婆婆帮带孩子,她每月除了给老人一笔钱用于家里的日常开支,还会单独给婆婆600元钱,虽然不多,但老人兜里有钱心里会踏实些。“婆婆来带孙子就失去经济来源,主动给老人些补贴,也是对老人的尊重,总不能老人想自己花点钱都得开口问子女要吧?“小林觉得一家人谈钱并不伤感情,分得清楚些,反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市民张女士认为,带孩子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让老人帮带孩子,应考虑老人的意愿及承受能力。对于老人来说,不是给钱就可以,平时的尊重、关爱也很重要。
新闻推荐
文化朝里 多彩瑶乡 □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罗威予 文/图
朝里河朝里东板瀑布瑶家的拦路彩...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