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走进罗城”系列报道之三 掀起盖头露靓姿——罗城以独特思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记

河池日报 2010-01-08 10:31 大字

 

“清脆溪声奇峭峰,江山到此不平庸。”这是民国时代罗城一位诗人的诗句,它确切地反映出罗城的奇山秀水。丹凤衔书、龙潭晚照、西江印月、乐墩仙迹、睡美人、电影《幽谷恋歌》外景拍摄地的怀群剑江风光、小长安崖宜风光……这些自然美景也曾让客人啧啧称奇。

然而,由于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其他原因,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独特的仫佬族文化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能尽显靓姿,也没能给罗城人民带来荣耀和富足。

如何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近两年来,罗城县委、政府领导创新思路,提出了“山水为本、民族为魂、对接桂柳,努力打造‘一山一城带两江\’”的旅游整体发展思路。

“一山”指的是以海拔1400多米的青明山为核心,以九万山为依托,景区从西北延伸到县城,打造生态旅游;

“一城”是指打造仫佬族文化城,以此推动罗城的民族文化旅游;

“两江”指武阳江和剑江。这里拥有着独特的塔式喀斯特地貌和优美的百里自然山水画廊,可催生仫佬山乡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

“罗城的旅游产业与宜州、巴马等县相比,起步较晚。”县委书记王泉忠、县长吴家权认为,起步晚也有“后发优势”,罗城可以借鉴先进县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基于此,尽管县财政不是很宽余,县委、县政府在旅游开发的投入上却显得很“大方”。

2008年,县财政拨出50万元经费,聘请广西旅游产业权威专家进行《全县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结合实际,跳出广西、面向全国。

2009年,罗城县又投资2000万元,用于改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修通景点道路。其中,黄金至宝坛30公里环县路建成后,将把全县的旅游景点由东至西环绕其中;投资170万元、总长3.4公里的天门景区公路已建成;投资90多万元的天门景区河道治理工程也已完工;青明山庄园景区4.2公里的道路已全面开工,计划投入资金250万元;水上相思林景区道路建设从去年初至今,已投入资金170万元;总投入3000多万元的“城中公园”成龙湖景区,已完成4公里长的环湖路建设,完成投资430万元。此外,加快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有投资意向,项目涵盖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星级酒店建设等。而“万亩野生毛葡萄园”、水上相思林等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已在洽谈中。

硬件设施完善了,如何让游客在景点里深刻感受到自然景观和人文的魅力,这是罗城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问题。罗城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其民族文化独具魅力,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县领导清楚地认识到,景点景区的开发必须打造精品、树立品牌,而仫佬族文化就是一张靓丽旅游品牌。

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罗城县举办了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一个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传文化,提升罗城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平台已搭建。

该县旅游局负责人说,罗城县计划在青明山景区建设仫佬族民族村,从建筑、服饰、歌舞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还原仫佬民族的生活、劳作场景,呈现最原生态的仫佬族习俗文化。在民族村里,游客可以全方位接触仫佬族民族文化,感受其中浓郁的民族风情。此外,计划在天门景点推出水上实景演出,展示罗城仫佬族的歌、舞以及乐器表演,同时增加仫佬族群众生活、劳作的场景表演,届时,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会让游客在罗城看到河池版的《印象·刘三姐》。

 

 

(见习记者

 

黄筱钰

 

记者

 

 

 

银联球

 

 

晟)

新闻推荐

市政协二届十八次常委会召开 接受邬弘辉辞去政协主席职务、朱发生辞去政协副主席职务 增补刘先明、韦胜红为政协委员

本报讯

 

1月8日上午,政协河池市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河池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程(草案)、日程(草案)、召开时间...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