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大旅游项目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以南丹县丹庐山景区建设为例 □ 谭晓璇

河池日报 2019-01-18 08:49 大字

河池市于2017年6月引进广西南丹县富得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南丹县丹庐山景区,并将该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

丹庐山景区2017年7月开始规划建设,先后共投资1.3亿元,对明代土司遗址、道家宫殿遗址、炼丹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玻璃栈道、玻璃滑道、观光步道、观光公路、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民居民宿、玉瑯轩餐饮长廊、商铺长廊、丹炉屯新农村改造及附属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2月8日试营业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达45万人次,是南丹县首个“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运营、当年收益”的好项目。

一、做法与成效

(一)提供平台,解决就业。丹炉山景区涉及的范围包括南丹县吾隘镇昌里村丹炉屯、吾隘村都牙屯、那湾村拉潭屯、那地村,大厂镇杨州村、南胃村拉吉屯等。景区目前可为这些地域范围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7个,可以有效解决贫困户和周边群众的就地就业问题。

(二)引导经营,增加收入。贫困的根源在思想,解决贫困首先思想脱贫。丹炉屯现有农户124户447人,景区与政府联合,聘请导师通过加强培训,加强经营、种养指导,在思想上、技能上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景区整合资金500多万元在南丹县吾隘镇昌里村丹炉屯开展新农村风貌改造,新建扶贫商铺27间,农产品展销市场1个,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景区平台经营农家乐、农家酒店、农特产品售卖等,指导群众通过经营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三)种养指导,保价收购。丹炉山景区于2017年7月起建,于2018年2月8日一期项目竣工试营业。试营业至今,景区餐饮旺季一天多达100桌,食材需求量大。景区加强与农业、畜牧等部门对接,为贫困户提供如鸡苗、猪苗、鱼苗、牛、果苗、药材等生产资料,在技术上免费指导,种养成功后,实行保价收购。

(四)土地流转,入股增收。对于不参与种植的群众,景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其土地并纳入公司的规划种植使用范围,景区让出5%股份份额,将群众流转土地折价作为投资景区股份,增加群众收入。

(五)参与管理,让利群众。景区坚持可持续发展,进行保护性开发,有序性开发,坚持不破坏或少破坏原则,尽量保持自然景观原貌,科学安排开发,合理布局,为景区后续发展预留空间。让利群众,引导群众在景区建设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生态建设管理,让群众吃上“生态饭”,分享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红利”。

(六)开发商品,拓宽渠道。景区坚持将旅游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深度整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丹炉山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旅游资源、道教炼丹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发挥生态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策划设计融民俗体验、乡村度假、农事参与、乡村娱乐、民族风情表演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旅游发展格局,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七)改善环境,游客入村。要把游客引入村内,必须改变丹炉屯脏、乱、差现象,提升景区居民人居环境。为此,景区投入730万元进行新农村打造。同时,为当地村民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80万元,全面升级打造宜居村屯,大力改善当地群众人居环境。

二、经验启示

(一)政府高度重视,主导发展旅游产业扶贫。丹炉山景区项目的顺利开发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县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到景区召开现场会,将丹炉山景区建设申报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在项目用地、政策、资金、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南丹县政府将丹炉山景区作为南丹县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予以推进。

(二)创新旅游扶贫模式,旅游产业助脱贫致富。公司充分利用旅游项目平台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从思想脱贫、解决就业、经营指导、种养指导、土地流转、参与管理、开发商品、改善环境、特殊照顾等多渠道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劳动力闲置、创业无门、收入无门的实际问题,使农民既当“地主”收取租金,又当工人领取薪资;既生产农副产品增加收入,又经商获取利润,从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减少留守儿童,实现脱贫致富。(作者单位:河池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新闻推荐

物资早准备 春耕有保障

南丹讯为切实抓好贫困联系村产业扶贫工作,近日,南丹县政府办、农业局等帮扶单位到联系村八圩瑶族乡立坳村,给贫困群众送玉米...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