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系列报道之一 丹文化,南丹地域文化集结的总和
日前,在首府南宁举行的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黎丽明确指出,打造以“丹文化”为标志性的民族文化新品牌,将会成为永久性代表南丹形象和标志性符号的文化品牌,对树立南丹新形象,扩大南丹对外影响力,促进南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南丹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将于5月26日至28日在南丹县城隆重举行,“丹文化”是什么?有哪些深刻的内涵?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最近深入南丹县有关部门,作了详尽的采访。
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麓的南丹县,是一个由壮、汉、瑶、苗、水、布衣等13个民族杂居的县份。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为加强文化建设,拓宽文化视野,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南丹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丹文化”的观点。通过集中当地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的智慧,全面系统地对“丹文化”的定位和精神内涵,作了权威性的解析。
概括地说,“丹文化”是对南丹县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总体概称。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南丹盛产丹砂,产生了丹砂文化。南丹开采丹砂的历史悠久,据清朝乾隆十九年版的《庆远府志》记载,南丹因以盛产朱砂(丹砂),向朝廷进贡,因地处南方,故称南丹。因此,丹砂开采的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第二,南丹流传着“炼丹”的古代神话。相传,明朝万历十年,南丹壮族土司官罗武杰的弟弟罗叹因看破红尘,聚集了家庭的财富在当今的吾隘镇昌里村的丹炉山修建了供道人炼丹、养身的“三山赤水宫”,祈求修道成仙。现在,丹炉山上还保存着占地七亩的炼丹和修道遗址;第三,南丹的地名简称可谓“丹”。“丹”即丹砂,是红色的一种,是红色的精华,是国学中精神的高度凝练。同时喻示着,丹是朱砂传说,丹是矿藏遍地,丹是美酒飘香,丹是风情独我,丹是文化传承,丹是精神家园,丹是丹心一片的真诚,丹是永远不老的诱惑;第四,南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独特鲜明。南丹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水、布衣等13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创造了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其中,白裤瑶服饰、南丹民间铜鼓艺术、壮族埋蚂拐三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五,“丹文化”具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丹文化”是指采丹、炼丹和用丹过程形成的文化现象。广义的“丹文化”是指在南丹本土上存在的文化,包括由南丹而发生,由本地或侨居外地的南丹人创造的辐射于外,影响于内的文化,它涵盖了南丹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山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传统习俗和民族民间节庆活动,等等。
创新是文化发展繁荣的不竭动力。南丹县委县政府立足南丹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优势和顺应文化实践的发展要求,提出的“丹文化”这一新观点,对南丹县域文化的概括更系统、更全面。相信“丹文化”将会得到全县各民族的广泛认同,必定会成为代表南丹最广泛的先进文化。
(特约记者
符龙强
记者
蒙全卫)
新闻推荐
穷寨子变成民族旅游新村——南丹王尚屯党支部带领瑶胞积极推进风貌改造工作纪实
7月19日,在河池市的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中,河池网河池论坛的10多位网友来到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里湖社区王尚屯,看着一幢幢白墙灰瓦、坡面飞檐的楼房,观赏着民俗...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