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优化 发展后劲增强 南丹工业经济迈向新一极
南丹讯
盘点南丹县2010年工业经济“收成”,全县经济转型效果显现: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发展后劲增强,长期以来依靠矿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实现了“华丽转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同比增长91.8%;规模工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82.3%;规模工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34.6%;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51.73亿元,同比增长42.03%;高新技术产品达13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个,区级名牌产品5个。
南丹依靠科技延长产业链建设新的增长极。该县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印尼BBIM公司等国外多家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同时,该县借助人才小高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平台,集聚更多的人才,升级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高新技术材料。把原来传统经济的单向产业链条“资源-产品-废物”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链条,将上游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下游生产的原料,形成产业内、行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如河池津泰公司与中南大学研究综合利用冶炼弃渣,综合回收铟、锌等产品,目前该公司是全市首家生产高纯铟的企业,这标志着南丹没有铟产品而只卖铟锌矿的历史被终结。2010年,泰星公司引进重庆理工大学和北京有色总院最新科研成果,承担锡资源综合回收及电子焊接材料项目,结束了南丹有色金属产业初加工的历史。如原来冶炼厂在冶炼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冶炼企业建成了烟气制酸系统来回收二氧化硫,再用回收来的二氧化硫制成硫酸,每年可达50万吨,增加产值近亿元。
为推动工业经济迈向新一极,南丹县构建平台延长产业链。该县成立了“有色金属高新工业园区”,累计已投入2亿多元,用于完善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有6家有色冶炼企业进驻,总投资35亿元。产品以锌、铟为主,主要副产品为硫酸。同时综合回收各种有价元素。目前园区已经形成年产28万吨电解锌、40万吨硫酸及2万吨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等产品的生产能力。该园区以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体,不断完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推广和应用资源节约、污染治理技术,初步构建起以产业共生和企业间逐渐实现物质、能量和水资源梯级循环利用为特征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形成了锌精矿-沸腾焙烧-浸出-电锌-机械加工、浸出渣-有色、稀有金属回收-应用材料、烟气-制酸三条循环经济产业延长链,为全县工业经济迈向新一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县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进高科技人才到有色金属工业园区进行创业延长产业链。广田公司杨博士携带自己发明的无抑制剂选矿法、顺势选矿法以及在冶炼方面的铅锑合金冶炼分离、高纯铟金属制取等一批新工艺、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每年为企业创造效益200多万元。南方公司一博士发明高铋粗锑二次灰吹技术,可从铅锑矿分离出铋元素,仅此项年创造价值100多万元。该县还鼓励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工业园区所提取的各种有价元素后的废渣,全部外销作为炼铁和建材工业的原料。如堂汉公司自主创新发明的“烟化综合处理铅锑鼓风炉渣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综合回收利用铅锑鼓风炉渣中的锌铟等贵金属”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目前,全县企业通过水的全部循环再利用每年可减少取水量4488.16万吨;园区内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253吨;年节标煤4.1万吨;园区企业实现年节电1619万千瓦时。(苏宏流)
新闻推荐
南丹讯
在年初召开的南丹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庄重承诺,年内筹措2亿元以上资金,实施十大惠民工程,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n...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