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南丹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南丹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近年来,在旅游热县思想指导下,南丹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让民族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2010年,南丹接待县内外游客8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39亿元。
白裤瑶因白裤瑶男子常年着白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人口3万左右,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原生态”民族。为做好白裤瑶旅游名片,该县筹资400多万元,在里湖瑶族乡怀里村兴建了中国第一座陈列有白裤瑶民族历史与现实的大量珍贵图片文字和实物的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尔后,又筹资数百万元,修建通往生态博物馆和周边3个村寨的水泥、石板路。2004年以来,该县相继在里湖瑶族乡举办白裤瑶陀螺节、白裤瑶民俗文化节、白裤瑶风情摄影大赛、白裤瑶服饰展示活动、首届中国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进一步宣传和弘扬白裤瑶文化。同时,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拍摄了反映白裤瑶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的《蛮降瑶寨》、《神秘的白裤瑶》、《铜鼓密谈》、《白裤瑶子》等专题片,在中央、省级卫视频道播放。2007年,白裤瑶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该县出版的《原原本本白裤瑶》,全面系统介绍了白裤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2010年,南丹在城乡风貌房屋立面改造和街道景灯的安排上,注重突出白裤瑶特色文化,让外人一走进县城,就有了走进神秘的白裤瑶之家的感受。这一年,该县还把白裤瑶胞聚居的王尚屯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投资500多万元,用于王尚屯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集民族村落示范村、特色景观旅游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康建设示范村于一体的新型白裤瑶村落,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要是你走进里湖瑶族乡,你会惊奇地发现,“白裤瑶民俗文化传承班”在这里开办得有声有色,一个个十一二岁的白裤瑶小学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打铜鼓、打陀螺、画裙、刺绣等本民族技艺。经过深入了解,你还会发现,里湖瑶族乡五年前成立的白裤瑶民族风情表演队很不一般,表演队不但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表演过,而且还走出国门,远到法国、新加坡等国,给洋人献艺。要是你想带一两件旅游商品回去做纪念,那么白裤瑶手工刺绣厂生产的白裤瑶男女盛装服饰、腰带、手机套、挎包等系列白裤瑶手工艺品,必定让你满意而归。
该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白裤瑶民族文化这一旅游品牌叫响海内外。
“南丹壮族三月三演武节,内容丰富,很有特点。”这是2010年4月,自治区一位民俗专家观看完南丹县黑泥“三月三”演武节后说的一番话。南丹县芒场镇拉者村黑泥屯,古称黑龙古溪峒,公元前曾是夜郎国的属地。公元618年唐称为羁糜延州,公元974年宋称为南丹州者勤哨治。古夜郎国的先民们,为谢皇恩,在一年一度的黄帝出生日“三月三”这天,自发开展保家卫国的演武节活动。其中,许多演武项目被保存沿留至今。壮族“三月三”演武节,天下仅芒场镇拉者村黑泥屯独有。演武节活动内容,无论唱跳吹拉,都与武有关,特色极为鲜明。正因如此,自2007年开始,该县派出文化部门人员,深入实地,不断挖掘整理提炼升华,推出远古的夜郎、舞竹篙龙、打火轮、山歌拳、狼兵双刀、斗牛斗、木老虎等系列节目,原汁原味地展示了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风俗民情,深受群众欢迎。每年演武节这天,社会各界群众慕名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一饱眼福。从2008年开始,黑泥屯一直被列为南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加以打造包装。如今,屯内道路全部得到硬化,民居焕然一新,演出场、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不知不觉中,黑泥壮族“三月三”演武节,成了南丹又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此外,水族歌、苗族抢红蛋等一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南丹也很有名气。南丹有关部门正在逐步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们一定特色鲜明地走进观众的视野,为南丹打造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增光添彩。
(特约记者
符龙强)
新闻推荐
南丹讯
近年来,南丹县围绕人才强县目标,建设人才小高地,努力打造“聚才的磁场、成才的沃土、创业的乐园”,千方百计广纳人才,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使经...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