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裤瑶,叫响南丹的一张名片——神秘白裤瑶文化系列报道之一

河池日报 2009-12-08 10:33 大字

 

南丹县有两张享誉世界的“金名片”,其中一张是白裤瑶。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到该县拍摄纪录片《白裤瑶发展与变化》,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白裤瑶再次走进全国乃至世界的视野。

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因白裤瑶男子常年着白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人口3万左右,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这个民族固守传承着自己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古朴瑰丽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铜鼓文化、陀螺文化等。

多年以来,由于大山的阻隔,白裤瑶那灿烂迷人的民族文化鲜为人知。近年来,南丹县加大对白裤瑶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并借助白裤瑶这张“名片”,大力打造白裤瑶民俗文化品牌。

为保护传承白裤瑶民俗文化,该县在白裤瑶地区范围内,开展白裤瑶打铜鼓、打陀螺、吹牛角、吹拉利、吹木叶、织布、纺纱、画裙及情歌对唱等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同时,组织文艺工作者、专家深入白裤瑶寨采风,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整合成独特的白裤瑶铜鼓文化、服饰文化、葬礼文化、建筑文化、婚恋文化等,打造白裤瑶民俗文化品牌。

2002年,河池第四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在该县举行。该县隆重推出一台重头戏——《遥远的百褶裙》,反映了白裤瑶独特的生产生活及思想观念变化,让世人眼前一亮。2003年,该县与区直有关部门联合投资400多万元,在里湖瑶族乡怀里村兴建中国第一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陈列有涵盖了白裤瑶民族历史与现实的大量珍贵图片文字和实物,旨在保护白裤瑶居住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鼓励和指导当地居民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为便于游客进出和游览,该县先后筹资数百万元,修建通往生态博物馆和周边3个村寨的水泥、石板路。2004年以来,又相继在里湖瑶族乡举办了白裤瑶陀螺节、白裤瑶民俗文化节、白裤瑶风情摄影大赛、白裤瑶服饰展示活动。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强势媒体慕名到该县,先后拍摄了反映白裤瑶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的《蛮降瑶寨》、《神秘的白裤》、《铜鼓密谈》、《白裤瑶发展与变化》等专题片,在中央、省级等卫视频道播放。2007年,白裤瑶服饰被成功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该县出版了一本涵盖白裤瑶民族方方面面的书籍——《原原本本白裤瑶》,其知名度也因此大幅度提升。

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该县在里湖瑶族乡怀里村举办“白裤瑶民俗文化传承班”,让当地的白裤瑶小学生系统地学习打铜鼓、打陀螺、画裙、刺绣等技艺。该县还成立有一支白裤瑶民族风情表演队,在当地或外出表演展示多姿多彩的白裤瑶风情文化。此外,南丹县还成立白裤瑶民俗文化研究会,建立健全民族文艺工作组织机构,鼓励民俗文艺创作,组织白裤瑶到国内外演出,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蒙全卫

 

 

特约记者

 

符龙强)

新闻推荐

拉晒屯灾后重建有序推进

南丹讯

 

1月24日,当笔者再次走进南丹县中堡苗族乡拉纳村拉晒屯时,眼前的一幕幕让人们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灾后重建的决心与信心:平整地基、修建...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