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千年古法的“壮乡铜鼓王”
本报记者赵超
铜鼓,壮族瑰丽文化的一面旗帜。
为了传承、发扬壮族悠久铜鼓文化,“壮乡铜鼓王”韦启初潜心研究,复活了失传数百年的千年古法,铸造出原汁原味的壮族铜鼓。
韦启初铸造的铜鼓,多次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赠送兄弟省区的礼物,成为象征广西的一道重要文化符号。而他本人,也被自治区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省级)”荣誉称号。
上千次失败后
复活千年古法
据史料记载:铜鼓是壮族先民铸铜工艺的代表作,春秋到明清时期都有铸造和使用。明清以后,这一传统技艺逐渐消失。
今年56岁的韦启初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祖上有6代人与铜鼓打交道,拥有高超技艺。韦启初不甘心祖传手艺丢失,少年时便立志找回这门手艺。
初中毕业后,韦启初进入当地的老钢铁厂工作。虽然当时的钢铁工人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但痴迷于铜鼓铸造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工作,用4年时间游历贵州、广西多地,探寻各地仍在使用铜鼓的少数民族。他反复研究,反复试验,尝试恢复铜鼓铸造技术,但每次都失败,家里的东西基本都被卖光了。
“当时连原材料都买不起了。”生活贫困,韦启初无力继续研究铸造铜鼓,只得外出打工挣钱,待手头稍一宽松,他又跑回家乡继续研究。就这样反反复复,在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铸出合格的铜鼓。
走上产业道路
成就铜鼓之王
经过不断磨练,韦启初的铸鼓技艺日臻成熟,他申请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新型铜鼓模具》《铜鼓铸造工艺流程》等专利证书,也申请到了“韦氏鼓王”商标品牌。
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再度失传,他成立了广西环江韦氏铜鼓铸造厂。“我们现在做出来的铜鼓,音质比从前的铜鼓还要好。”在铸造厂内,韦启初拿起一面铜鼓,轻敲鼓面,鼓声清脆无杂音。
韦启初的铜鼓铸造厂成立至今,从小至0.5厘米的微型礼品铜鼓,到大至6.6米的巨型铜鼓,先后生产了10万多面铜鼓。经多年的使用,无论是鼓型、花纹、鼓声、质量等条件都已完全达到了民间使用铜鼓的要求,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在韦启初的努力下,铜鼓这道壮族文化符号,走进越来越多的重要场合。在2006年北京广西文化周上,韦启初成功铸造了面径为1.1米的大铜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送给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礼物。之后在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40周年大庆、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他铸造的1.1米大铜鼓,都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送给兄弟省区的贺礼。韦启初也获得了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
创新发扬光大
悉心传承技艺
铜鼓铸造技艺复活,铜鼓文化随之复苏。韦启初创作的铜鼓,因其带有浓烈的壮乡文化特色,不仅在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评选中多次获奖,更屡次在国际性的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奖。
韦启初还是世界纪录保持者。2017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为了给家乡献礼,他带领20多名工人,潜心设计制作,耗时1年多,终于铸造完成了直径达6.68米、重达50吨的巨型铜鼓,荣获世界最大铜鼓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证书。
随着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不断提升,韦启初成立了铜鼓产品创新工作室,先后创造出了“平安铜鼓”挂件、铜鼓笔筒、铜鼓茶台、铜鼓茶具等新产品,创新了铜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让铜鼓走进了更多家庭。
“现在身体没那么好了,所以赶紧把技术传给我的儿子和徒弟们,这么好的技艺不能让它再丢了。”目前,韦启初正悉心培养徒弟。而在徒弟黄创明眼中,韦启初开宗立派,让千年技艺重焕光彩,是个“了不起的工匠”。
新闻推荐
书画和文字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对我来说却高不可攀。为了见识一位写榜书的书法老哥,我只能从网上投机做了功课。榜书,古曰“署...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