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作社发展务求其好□ 罗宗肯

河池日报 2011-02-21 10:09 大字

 

实不相瞒,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论,在下已写过二三篇,惯于“喜新厌旧”的新闻人,何以会对一个“老话题”絮絮叨叨,以至如此?无他,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兴未艾,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使然。“文章合为时而著”,不写则已,要写就写有关现实痛痒的东西。

合作社在河池起步虽晚,但步伐很快。据本报消息,截至目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已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9户,注册资金1600多万元,社员237人。而在3年前,该县这一记录还是零。环江如此,宜州、都安等地的专业合作社,据说也如雨后春笋。

专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之间,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它受现代农业的催生,又成为现代农业的助产婆。不难理解,有见识的农民为什么对此津津乐道,也不难理解,这一陌生的事物为何能在短时间内风靡瑶寨壮村。凡事物皆有表里,透过合作社之表,能够看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不断加快的进程。

从这一角度说,我们是应该为专业合作社的涌现而欢欣鼓舞。但快有快的难处,批量生产,先天不足既已难免,再加上后天疾患。如果我们一味乐观而无检点,那就难免“盲目”之嫌。

粗略观察,当前为数不少的合作社,或联结方式松散,无实体经济组织;或服务能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不多;或建章立制粗糙,运作不够规范;至于人才匮乏,社员素质低,更是屡见不鲜。这样的状况不改变,天长日久会让一些人感到迷茫,最后威胁到合作社的生存。

以公共服务为例,现在的一些合作社产前不能有效指导,诸如种子选用、施肥配方等等,社员还是像以往一样瞎摸;产后不能提供销路,和往常那样各人自产自销亦无二致。如此这般,合作社岂不沦为摆设?又如联结方式松散的问题,解决的途径本应是增强彼此利益关系,问题在于社内没有经济实体,相关的制度设计又跟不上,结果往往是人心涣散,社员脱离。

不要以为言之过重,在区内处,合作社的散伙已不乏其例。虽是个案,但对日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绝非正面的作用。所以,合作社的发展务求其好,在好的基础上求快。在好的基础上求快,才能越来越快。为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强指导,多多帮助,从高高的柜台上递出证照的那一刻,不是你们工作的结束,而只是开始……

新闻推荐

河池创先争优活动出亮点出成效 自治区督查组给予充分肯定

本报讯

 

3月2日至3日,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胜福率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组到河池市督促检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市委副书记黄卫...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