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亭神韵□ 罗伏龙
压题照摄影:豆娃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随广西作家采访团踏上了革命老区凤山县中亭村这块令人魂牵梦绕的红土地。
走进中亭,就走进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的驿站,就走进了田园风光的画卷,也走进了乡土文化的芳草地……
真想不到,地处偏僻的中亭小山村竟然有一个森林公园,而且位于村子中心。公园里竹木苍茂,花香鸟语。园林中心,一株千年古树枝繁叶茂,覆荫整个公园的竹木芳草。古树枝上吊着一口很大的铜钟,游人到此,往往都要敲击铜钟以志到此一游。洪亮的钟声穿越时空,传达历史的沧桑:1927年土地革命方兴未艾,韦拔群到中亭宣传领导农民运动。农民举起长矛大刀,向反动封建营垒进攻,革命烈火映红了南国右江地区。国民党反动当局慌了手脚,勾结黔桂军阀集结三万兵力围剿中亭村。大敌压阵,村民敲钟为号,农军战士一呼百应,众志成城,歼灭来犯之敌,取得了一次次反围剿的胜利。来犯之敌屡遭失败,对中亭军民恨之入骨,就将中亭牛马全部掳掠,同时,砍掉这棵古树悬挂铜钟的枝桠,并在树下堆上茅草,焚烧。然而,烈火烧焦了树皮树枝,却烧不死树根树心。几经风雨,古树又复生发芽,抽枝长叶,挺拔苍穹,这是怎样的奇迹啊!村民们尊这棵古树为“神树”,在树下设了香炉,每逢年节,都不约而同来到树下敬香祭拜,敲击铜钟。钟声阵阵,震撼人心,人们仿佛又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听到隆隆的炮声和战士们冲锋的呐喊……其实,村民们不是拜神,而是祭奠先烈。中亭村原来是一个仅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大革命时期就有28人英勇牺牲。那些英勇杀敌的勇士们如今安在?敬香,无疑是对先烈的怀念和追悼;钟声,无疑是警示人们继承先烈的革命传统,严格自律,像先烈那样为天下劳苦大众无私奉献。这,就是中亭的神韵,是最动人的红色音符。
中亭的山水因为萦绕动人的音符而传奇。村后高耸的卡存山就响彻一曲壮烈的凯歌。1930年,在抗击贵州军阀围剿的战斗中,时任中亭农会妇联主任的韦氏颂为掩护村民撤退,她与一个班的农军战士坚守在卡存山头阻击敌人,激战了几天几夜,子弹耗尽了,她命令其他战士撤离阵地,独自留下诱敌深入。敌人拉紧包围圈,步步向她逼近,企图活捉她报功领赏。韦氏颂紧握拳头横眉怒目临崖而立,匪兵高喊“快举手投降”,随声向她扑来,她趁势冲过去,死死抱住一个匪兵跳下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她当年仅24岁。中亭的神韵因此激动人心,中亭的山川因此更加雄伟壮丽!
中亭神韵的魅力蕴含着浓厚的红色文化而多姿多彩。村民们自动捐款捐地,在村中建造烈士陵园。陵园四周的栏杆上刻着几百首诗词,这些诗词,有村民对先烈的缅怀歌颂,有外方人士的佳作妙句。如《水调歌头·感悟中亭》写道:“久仰英雄志,寻胜访中亭。当年鏖战之地,果树缀繁星。更见农家村舍,夕照炊烟袅袅,户户庆收成。煮酒酬芳客,父老喜迎宾。 乐相聚,思往事,记犹深。硝烟岁月,多少先烈勇捐身。跃马横枪驱寇,破阵挥戈歼敌,捷报凯歌声。伟业千秋壮,后继有精英。”一首首诗词,让人热血沸腾,不得不钦佩中亭人的文化品位。因此,走访中亭,无疑是瞻仰一种高雅的情操。
中亭人,重文化。他们主动投资投劳,在村子中央修建“宏福戏台”,几乎每个周末晚上都有他们自编的节目上演。演员都是“泥腿子”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伴奏全是二胡、笛子、唢呐等民间器乐。节目品类多样,有山歌、快板、相声、小品、独唱、独奏、武术、舞蹈、秧歌等形式。节目内容紧紧围绕“红色老区”“绿色家园”的主题,处处彰显老区的革命精神和中亭人民建设美丽绿色家园的风采。
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你会真正了解到中亭人的情怀,你自然会惊叹:中亭神韵,魅力无穷!
新闻推荐
城里创平安 乡村促和谐——凤山县公安机关推进平安建设纪实 罗开革
近年来,凤山县以打造“夜不闭户,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平安和谐新凤山”为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连续9年荣膺全区“平安县”称号,公众安全感和满意...
凤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