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传承雷锋精神 书写青春华章 3万多青年“活雷锋”情暖老区人民本报记者 覃楚芳 通讯员 匡仁庆 摄影报道

河池日报 2015-03-05 07:58 大字

 

冰冻灾害、特大旱灾、水库险情……每次灾害来临,总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来到救灾现场,帮助转移群众、抢救财产、疏通道路、安置救助受灾群众。

山区贫困儿童饥渴读书的眼神,留守老人无助的神情……面对着这些群体,这群年轻人想方设法,四处奔走,捐资助学,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群年轻人被人亲切称为“活雷锋”。据团市委统计,这群乐于奉献的青年“活雷锋”,在河池市有3万多人。他们在团市委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把传承、传播雷锋精神作为己任,把学雷锋活动变成常态化。

抗震救灾竖起青春旗帜

“无需组织号召,无需动员开会,灾情就是行动命令!”这是河池市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队的约定。

2008年,冰冻灾害发生后,530名青年应急志愿者组成11个抗冻救灾志愿者小分队,奔赴一线为过境滞留司乘人员排忧解难,送水送饭。应急志愿者还协助发放“绿色通行证”587张,组织抢收柑橘等水果750公顷,协调做好甘蔗砍、运、榨3700吨,尽可能降低冰灾造成的损失。

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一场特大旱灾肆虐河池大地。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应急志愿者迅速行动,组建“青年摩托车送水队”、“抗旱保春耕青年突击队”等各种队伍723支共2.3万人,深入灾区一线送水、帮助群众耕田犁地灌溉插秧。

如何在灾害发生的当时、当地、当场,将当地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充分发挥,并与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团市委着力打造了现场服务队和专业驰援队两支学雷锋志愿者应急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市青年应急志愿者已达3.2万余人,其中专业驰援志愿者3200多人。

如今,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机制,已成为团市委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品牌。

扶贫济困丰富青春色彩

10岁的阳家兵和11岁的阳桂巧,姐弟俩就读于凤山县中亭乡六马小学。父母在家务农收入低,且因病需要长期服药,阳家兵身体也不好。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姐弟俩非常努力学习,却由于贫困面临失学。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西凤山县服务队发现了他们,立即为他们寻找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经过奔走,先后有爱心人士愿意资助姐弟俩到高中毕业。他们的父亲对志愿者感激不尽:“你们是我们的恩人!如果没有你们,孩子们可能没学上了!”

据悉,2012年12月,团市委联合市文明办成立了河池志愿者协会,对全市青年社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河池市青年社会组织有野百合公益联合会、方舟公益联合会、爱心蚂蚁国际志愿者团队、青年应急志愿者、义务献血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企业志愿者、科普青年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交通文明志愿者、民间志愿者等青年志愿者队伍。

青年志愿者队伍的职业覆盖面非常广,有学生、教师、医生、新闻媒体工作者、司机、企业员工、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广大青年志愿者坚持开展扶贫帮困、应急救援、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空巢老人、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综合治理、大型文体活动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

无私奉献的青春最美

“作为一名青年人,重在行动,多接地气,做实事;作为一名志愿者,要有一颗时刻想着为他人服务的善心!”谈起青春价值所在,徐良清感触颇多。

2013年7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徐良清,只身来到凤山,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徐良清来自贫困家庭,曾经得到社会爱心人士关怀帮助。他要将这份爱延续下去,立志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尽可能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由于表现出色,他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这份荣誉会鞭策我,尽己所能,在满足自身发展、照顾到家庭的前提下,奉献自我。”徐良清说,在做志愿者这段时间,让他对社会有了更多了解。

为给更多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志愿服务平台,团市委将继续以传承老区精神,以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机制为总线,创新探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开放式、多样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图为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新闻推荐

“春蕾计划·护蕾行动”走进额里小学

 凤山讯 为进一步传播儿童安全理念,传授儿童保护知识,预防儿童遭受不法伤害,3月9日,凤山县乔音乡妇联走进额里小学开展“春蕾计划·护蕾行动”宣传慰问...

凤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