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唐奇凤,三十载笔耕苦为乐本报记者 黄炼

河池日报 2014-03-03 08:56 大字

唐奇凤在阅读报纸。

 

写新闻,变成了他的一种癖好,写新闻,对他来说,简直像日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凤山县八旬老通讯员唐奇凤,三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的精神,让我对这位耄耋之年的老前辈,心存感动!

1935年出生的唐奇凤,1954年参加工作,1996年6月退休,曾参加过土改工作队,先后在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凤城镇政府担任过秘书等工作。时光匆匆流水过。唐奇凤说,蓦然回首,愕然发现自己从1984年写第一篇新闻算起,已经走过了30年坎坷的新闻路。前瞻后顾,自觉中庸;玩味人生,苦辣酸甜,如鲠在喉。

今年1月中旬,在唐奇凤的病床前,记者聆听唐老讲述三十载笔耕不辍,以苦为乐的新闻写作故事。

热桌子冷板头苦写新闻

1984年,唐奇凤从30多公里外的凤山县平乐瑶族乡,调到凤城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从事文字材料和新闻报道工作。

为了超额完成新闻报道工作任务,一直干文秘工作的唐奇凤拿起笔来,试着采写新闻稿件,给报刊、电台投稿。白天,他不是在单位忙碌,就是下村屯采访;晚上,当别人陪着妻儿散步、聊天或是悠闲地看电视时,他还在灯下伏案赶稿。严寒酷暑,热桌子冷板头,孤灯伴无眠。挑灯爬格子写新闻,先后熬坏了8盏煤油灯。虫子叮,蚊子咬,阴天下雨备受煎熬;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为了一个新闻素材来回跑10公里山路,哪管汗流浃背,唇焦口燥。

初涉新闻写作,唐奇凤写稿写得走火入魔,如痴如醉:有时丢下饭碗忘了吃饭,有时半夜醒来掂笔就写,怀里就像揣着一团火,胸中就像装着奔腾的大江大河,一发而不可收。为了寄稿,唐奇凤曾把稿子装进塑料袋揣在怀里,披着塑料布冒雨直奔邮局,回来时被雨淋得像只落汤鸡。

1989年,凤城镇兴隆村第二生产队农民张海全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户,他致富不忘乡亲,自己拿出4万多元修建一条环山机耕路,解决了5个生产队的交通不便问题,深受乡亲们的好评。当唐奇凤得到消息后,恰好碰上阴雨连绵天气,为及时采写这个题材,他来回步行10多公里,在第一时间将稿件投给《河池日报》、《广西日报》、广西电台等媒体,见报后引起了小小的震动。这样一个冒着土气的新闻事件,把唐奇凤推上了执著的新闻路。

漫漫新闻路,给了唐奇凤诸多感悟。作为在基层负责新闻报道的通讯员,唐奇凤知道写新闻凭的是一种冲动和灵感,靠的是激情和爆发力;写材料却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工作任务,靠的是责任心和承受能力。即是办公室秘书,又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唐奇凤每天要面对家庭、工作、社会的多重压力,肩负着养家糊口和工作重担,在领导和群众夹缝中求生存,在做好办公室的同时,为领导做嫁衣。乡镇材料,多如牛毛,唐奇凤一直是材料、新闻一篮子挎。一年四季,写不完的材料,干不完的活;白天跑断了腿,夜晚熬红了眼;把别人喝酒、打牌的时间都用到了读书、看报、爬格子上。新闻好比孙悟空的“金箍棒”,而材料就像如来佛的“紧箍咒”,压得唐奇凤喘不过气来。

1990年2月的一天,镇里党委会开到了夜里12点,第二天7点开大会,领导要求唐奇凤天明之前把讲话稿拿出来。这不是要命吗?写至凌晨,将要脱稿,胃痛突然发作,倒在床上大汗淋漓,翻来覆去,死去活来。折腾了一通,稍事清醒,爬起来,以拳头压腹,紧抵桌案,强忍疼痛,坚持写完。天明,唐奇凤按时拿出会议材料,他刚想躺在床上,听说县长覃绍明带领县直机关干部职工300多人,深入凤城街各生产队开展田玉米移苗、补苗工作,唐奇凤立马拿起背包,踩着单车向现场飞奔。当天,唐奇凤立即赶稿,寄给报社,后来《河池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题为《县长带头下田补玉米苗》见报。为此,唐奇凤兴奋了好一阵子。

写稿发稿变迁感受发展

“回顾自己写作路上的风风雨雨,有喜悦也有烦恼。自己想,发表不了只当练笔,即使自己暂时不能发稿,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力争今天发表不了,明天发表。今年不发表,明年发表,只要持之以恒,就肯定有长进。”对于新闻,唐奇凤的执著态度可见一斑。

在唐奇凤家里,记者看到了他30年来发表的剪报本。厚厚的几大本本子里,整齐有序地粘贴着唐奇凤的“新闻产品”。体裁涉及消息、通讯、新闻摄影、小评论等,内容紧跟时局发展、围绕党政工作和关注社会冷暖,篇幅长短不一,写法新颖别致,所刊登的媒体除了党报党刊外,还有行业、部门刊物。唐奇凤说,30年先后写了四五千篇稿子,能发表的有3250多篇。

都说,记者是社会的记录者。记者认真阅读唐奇凤的剪报本,犹似阅读了凤山县的发展史,从80年代至90年代,从90年代至新世纪,无论篇什大小,除了记录唐奇凤的新闻写作痕迹外,也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凤山各行各业的变化轨迹。从90年代初,干部下田下地帮群众种田地,到新世纪的农机闹春耕;从万元户的财富到千万元项目的投资,从政府修路到领导服务等等,唐奇凤的新闻里,让人看到了改革路上的欣喜和鼓舞。

谈及写新闻和发新闻,唐奇凤说,写稿最头疼的是抄稿,字迹要工整,生怕编辑看不清楚,另外,还想,一篇稿件给几个新闻单位,就得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抄写,常常把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都给挤扁了,还磨出了一层一层的老茧。有时候,用复写纸复写,可是有些编辑不喜欢,寄过去,一看是复写的,接着就“枪毙”。

以前为了写稿经常折腾到深更半夜。写好后找主管领导审查盖章子,然后装到信封里,写好通讯地址交到邮局邮寄,一封信通常邮票是8分钱,超重了就是0.16元,可是稍不注意就超重了。一张邮票后来是1角,再后来就是8角了,信封刚开始是一角钱10个,后来是一角钱一个,现在是2角钱了,一年光邮票和信封就得花去上百元。

说到发稿,从唐奇凤的话语里,我们无不感受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唐奇凤说,30年的新闻发稿经历了不同时代,先是手写邮局寄,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了传真机,把稿子写好,直接就可以传到报社、电台。刚体验到传真机快速的喜悦,电脑又来了,把稿子写好,发一个电子邮件,稿子一眨眼工夫就能传到编辑的手里,尤其是照片,过去,要想发照片,必须把照片送到报社,然后进行翻拍。现在可好了,添加附件,照片就上传,直接让编辑老师看到了。

唐奇凤说,以前,我最头痛的是发图片稿件了,片子用胶卷照好了,还得去像馆冲洗,通常要好几天才能拿上,寄照片几乎没有不超重的。因为没有电话什么的,搞错了,编辑联系起来也是很不方便。记得有一次我给《河池日报》写的一条关于修路建设的稿件,忘了署名,编辑看内容还不错,怕影响时效就帮我认真改写了稿件,因为没有名字,编辑就用了“凤宣”这个笔名帮我用了稿件。这些,如今一些年轻的通讯员已经很难相信了。

虽然,80岁的我不会用电脑,但儿孙们都乐意为我服务,有时只需我口述,他们帮打字,很快就可以投出去了。唐奇凤微笑着说。

三十载耕耘中几多收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0年的新闻采写经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付出的背后,唐奇凤也收获了许多。唐奇凤家中一大叠的荣誉证书足以证明他成绩。他先后17次被《河池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先进通讯员;6次被《广西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10次被评为凤山县先进。

去年以来,由于身体原因,唐奇凤多次住院调养,每每身体有所好转,第一次时间就要读报。“唐老对新闻很执迷,只要你跟他说,河池日报上刊登有他写的新闻,他立马高兴起来。”与唐奇凤忘年交的黄雷透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唐奇凤住院期间,他先后还给《河池日报》投了6篇稿子,被采用了5篇。“为了给父亲保持高兴心情,我们让孩子们拿回单位里一些新闻素材,让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写点新闻稿,给他有一定的精神寄托,利于修养身心。”唐奇凤的二儿子说。

岁月无痕,笔耕不辍。1996年6月,唐奇凤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因工作需要,他退休后不久又被聘为镇政府几年的编外秘书,考虑他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家人不得不同意了他兼职举动。然而,退休仍不减激情的唐奇凤,保持着采写新闻的热情,坚持给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我不图什么名分,只要身体还行,就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写新闻,我要写到不能动为止。”唐奇凤说。

新闻推荐

警方突袭“麻将街”当场逮住23名赌徒

凤山讯 “不许动!我们是警察!”3月6日下午,随着民警们的一声喝令,在凤山县凤城镇长峒村街道旁参赌的违法人员被震慑得目瞪口呆,束手就擒。  &...

凤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