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民生优先 以群众利益为重 凤山力解民生难题促和谐发展

河池日报 2011-07-08 10:02 大字

 

凤山讯

 

“昔日茅屋风吹倒,今日楼房山村立。”在凤山县大石山区,猛干、兰包、林兰、巴标、寅亭等往昔特困瑶族村,经过政府大量投入,如今不仅通路通电,每家每户还建起了砖混结构楼房。谈起这些变化,当地群众都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近年来,凤山县坚持民生优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贯穿工作始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特别是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重点抓好群众饮水、行路、住房等民生项目建设,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猛干、兰包、林兰、巴标和寅亭等村是特困村,为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幸福指数,2008年以来,凤山县委、县政府整合资金5300多万元,对这5个特困村进行综合整治,主要实施道路、电网、人饮工程、沼气池、校舍建设、房屋改造、石漠化治理、广电设施、异地搬迁、种养业和民政救济等12个大项目治理。经过近3年的努力,如今,这些村庄旧貌换新颜。扎实牢固的砖混结构平房,取代了昔日的破烂茅草房;一条条宽阔的屯级公路,穿梭山野之间……通过综合治理,这5个村的9000多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像猛干等这5个村一样,2009年至2010年,凤山在全县9个乡镇对4900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解决和改善了3万多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题。

凤山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石灰岩山区多,水源缺乏,建设地头水柜、家庭水柜才能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建设好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凤山建立了水柜建设责任制。一是实行县四家班子成员联系乡镇责任制。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一个乡镇,并有自己的示范点。二是实行单位下村负责制。全县78个县直局级单位下到9个乡镇60多个村联系修建水柜,并负责所联系村水柜的综合开发利用。三是实行“321”人盯柜责任制。即正副处级、正副科级、一般干部职工分别联系3个、2个、1个地头水柜的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并限期按要求完成任务。经过几年建设,凤山投入近1亿元,建设地头水柜18650个,建设家庭水柜12327个,完成集中供水工程51处。如今,走在凤山的山山弄弄,一座座水柜立于村头巷尾,成为群众战胜旱魔的坚强堡垒。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凤山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农民参加新农合,及时兑现医患群众补助款。近3年来,全县参合农民获得医疗报销4000多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大病二次救助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工作,也按相关规定抓好落实。2010年,全县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降至32%以下,贫困人口从2006年的7.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6.1万人,5年累计减少1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510元增加到2010年的2944元,年均增长14%。

坚持民生优先战略,强化和牢固了农村的基础设施,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提升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凤山2005至2009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区“平安县”,2009年被评为“建设平安广西先进县”。

 

(王献丰

 

 

罗中一)

新闻推荐

何辛幸在凤山调研时要求 发展好特色产业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

 

通讯员

 

邓永生)

 

10月14日至15日,市长何辛幸深入凤山县就旅游产业发展、林业发展、房地产开发、惠民工程建...

凤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