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色 促规模 兴劳务 都安党建带出产业脱贫致富路
都安讯今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抓手,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条主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以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劳务输出为重点,大力发展脱贫产业,把“输血”逐步转化为“造血”,为贫困群众带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组织引领+部门联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派县处级领导和正科级局长担任深度贫困乡镇第一书记;县委常委及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每人联系2个深度贫困村,其他县领导每人联系1个深度贫困村;全县120个贫困村都安排有1名第一书记、2名驻村工作队员和1名信息员,10054名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处级领导和1个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帮扶干部,切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力量。
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农民增收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在全县248个村(社区)实施党群部门帮软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涉农部门帮弱村的联动责任工作机制,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规模种养专业合作社767家、家庭农场62家,共带动贫困户自种自养310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年增收4000元以上,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党员服务+群众参与。以深度贫困村为主战场,统筹兼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贫困发生率高且产业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和“边缘户”,开展“红旗支部”创建,采取“党建+产业发展”等外激内促模式,积极组织贫困村群众“走出去”不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通过党员引进外来企业以及党员自主创业双方面共同发展,大力实施扶贫产业项目提升行动、“四带”(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产业扶贫深化行动、“一村一品”推进行动,与贫困户组成互助组,形成了生产共助、风险共担、收入共享的产业格局,从深部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目前,都安已建成3个万头种牛养殖基地,1个万只澳寒羊养殖示范基地,5个规模山羊养殖基地,3个万亩油茶示范区,5个千亩山葡萄示范区,13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扶贫车间”。其中,“贷牛(羊)还牛(羊)”实现了“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舍、户有牛羊”和“百户科技示范、千户规模经营、万户分散饲养”的产业布局,带动了1507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粤桂合作+劳务产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切实把务工就业作为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来抓,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放缓、务工就业难度增加的形势下,转思路、变方法、出实招,立争让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去年以来,该县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劳动力结构,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加强与深圳宝安区交流互访,定期开展双向业务交流,积极搭建高质量、全方位劳务协作平台,实施精准劳务对接,推进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每年在县城和部分乡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行动。“2018年粤桂劳务扶贫协作暨广西春风行动启动仪式都安县现场招聘会”提供了20000多个就业岗。同时,从“我向企业找活干”向“企业找我干活”转变,瞄准周边企业用工条件,接轨“订单式”培训模式,实施“党建+技能+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形成“培养一名学员,带动一个家庭;培养一批能人,带活一项产业;培养一批党员,带富一方群众”的效应。(潘康生)
新闻推荐
①②都安讯9月8日,中央电视台网络直播了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坝村龙磊屯农民采摘毛葡萄的丰收景象。当天,仅一个多小时便...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