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发现大型天坑

右江日报 2019-12-02 08:48 大字

新华社南宁12月1日电(记者赵曼君)在广西东兰县,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连续探险7天后,发现两个大型天坑和十几个相对较小的溶洞。

东兰县是喀斯特地貌区,红水河流经此地,两岸植被茂密,人迹罕至。11月24日至11月30日,这支探险队先后进入多个洞穴,经实地测算,确认“小弄坤2号天坑”深度超过300米,底部宽约250米,长120米,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

探险队还发现,“弄丘天坑”深295米,宽约50米,长100米,同样属于大型天坑。中国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专家、法国洞穴学家让·博塔齐1日告诉记者,另有3个溶洞形态类似天坑,大小有待进一步调查。

这支探险队共有30名队员,包括来自法国和比利时的15名洞穴学家和探险家,以及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南宁702探险队的多名成员。

由于山地崎岖、植被茂盛,地下洞穴系统广袤复杂,探险队根据每天所获情况,分为数个小分队,开山路,钻锚点,吊单绳,悬挂、攀爬数小时以后,踏足洞底,当天深夜或次日凌晨返回地面。

队员在东兰县政府和当地居民支持下,以近段时间无人机航拍画面和群众报告为线索,制定探洞线路,成功获取多个洞穴的尺寸和形态等信息,利于后续地质研究。

天坑指形成自碳酸盐岩的特大型岩溶“漏斗”,其口径和深度不小于100米或容积大于100万立方米,在岩体崩落、流水溶蚀和其他因素作用下形成,四周或大部分周臂为陡崖,与地下河溶洞相通。

中国地质学家张远海介绍,英文单词“Tiankeng”,由中文“天坑”音译而成,2012年作为科学术语录入《洞穴百科全书(第二版)》。

除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外,天坑多见于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也有发现。

新闻推荐

对口帮扶提高东兰医疗服务质量

本报东兰讯日前,深圳市龙华区医疗专家组来到东兰县劳动小学,对该校的3700多名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据悉,该医疗组会同东兰...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