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使命肯担当 恪尽职守甘奉献

南宁日报 2019-09-30 06:43 大字

中山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党和人民信任的基层公安铁军。 (王勇摄)甘科伟生前在电脑前研判案件。 (黄毅摄)黄宜新学习十九大报告。(吴定敏 摄)陆振政(前)和队友在辖区开展治安巡防。(谈城摄)潘少锋指导外国留学生使用“i外管”系统进行信息登记。 (陈虹倩 摄)

人民公安走过70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始终不变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他们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诠释英雄的真正含义,付出不为回报,只为守护人民幸福平安。长期以来,在南宁市公安战线,广大公安民警、辅警用辛勤付出、流血牺牲、负重前行,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安宁和幸福,在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路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公安先进集体和公安英模,在他们身上集中彰显了新时代公安民警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优秀品格,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公安民警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和力量的先锋形象。

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中山派出所

红色基因代代传一心为民保平安

中山派出所辖区是南宁市革命历史遗址最为集中的区域, 在革命先辈精神的感召和“红色基因”影响下,中山派出所一直延续着共产党人为民、爱民、亲民的优良作风。近年来更是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先后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荣誉,还涌现出许多爱民为民的优秀人民警察。

针对辖区治安情况实际,该派出所不断创新警务模式,加强红色基因的培育传承,在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的同时,也增进了警民鱼水关系。

为优化警力配置,中山派出所推进“四队一室”警务改革,成立治安防控队、案件侦办队、社区警务队、内勤服务保障队及综合指挥调度室。其中,综合指挥调度室是派出所“大脑中枢”,指挥“四队”警力开展工作,并由此构建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

中山派出所精心编织“群众基础”“平安社区”“医患和谐”“科技服务”“校园防护”五张网,全力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根据自治区民调中心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山派出所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一直名列前茅。今年上半年,该派出所辖区警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75%,6类多发性侵财案件发案数连续下降。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中山派出所发动群众,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成立“红帆义警”和红帆党员服务队志愿者队伍,辖区自愿报名参加红帆义警的社会治安积极分子有1000多人,自愿报名参加红帆党员服务队的人员有50多人,他们协助民警服务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开展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服务群众新渠道。中山派出所所长黄礼把“微信警务室”的做法发扬光大,推行“五微工作法”,即应用微信做好宣传,传递“正能量”;应用微信做好服务,架设“连心桥”;应用微信做好调度,提升“管控力”;应用微信做好调解,解决“小问题”;应用微信做好破案,提高群众安全感。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汇聚新力量。中山派出所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该派出所创建7个微信警务室,听取辖区单位和群众意见建议;实行户籍窗口“5+2”服务工作模式,户籍窗口无休日服务群众;建立3个公安业务自助办理室,方便群众自助办理车管业务、身份证申领、港澳通行证签注业务。

中山派出所还组建一支专职社区工作队,积极开展群众服务工作。2017年,该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称号,所长黄礼当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该派出所还曾获得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区公安系统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城活动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厅示范单位等荣誉。

全国道德模范——甘科伟

用生命吹响禁毒冲锋号角

尽管他已经离世,但是他的事迹始终在激励着广大公安干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他就是智勇双全的缉毒民警甘科伟。

甘科伟生前在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大队工作。作为一名在信息研判岗位上工作的民警,他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积累能透过表象看本质,能察觉他人不会留意的细节,并从中推断出大量信息,为案件侦查指明方向。

卧底毒窝、遭遇恐吓、围追堵截……禁毒工作险象环生。为了破案,甘科伟经常深入虎穴、出生入死。由于经常潜入贩毒团伙内部执行任务,甘科伟能听懂毒贩在接头时所讲的“黑话”“行话”,熟知各种毒品的特性和价格,他因应变能力强,被同事称为“金牌卧底”。

在甘科伟身上,留有不少疤痕,这都是他在参与抓捕行动中留下的印记。2013年6月,甘科伟与同事在南宁高速公路口伏击毒贩,他在伸手拔毒贩的车钥匙时,毒贩突然启动车辆逃跑,将其拖倒在地,甘科伟身上出现大面积擦伤,最终毒贩被擒获了。

身为缉毒民警,甘科伟能抵挡住诱惑,不为毒贩巨资所收买,也不畏毒贩恐吓而退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公安民警,因为忘我地工作,在破获一起制毒大案时,因连续奋战几昼夜,劳累过度而突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噩耗传来,人们悲痛不已。他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公安部追授他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南宁市委追授他为“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广西区委追授他“广西青年五四奖章”;中央文明办追授他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自治区党委追授他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宜新

退休不褪色真情献余热

离而不休,发挥余热,无私奉献,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全国劳动模范黄宜新就是这样一位退休民警。

2002年2月,黄宜新退休。在职期间,身为一名党员的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全国优秀公安民警(两次)、全国公安系统学雷锋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以及自治区和南宁市劳动工模范等,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劳模代表大会。

在交警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黄宜新做到眼勤、嘴勤、脚勤。他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交通违章行为,在纠错的同时向违章人员宣传法规。有一次他在执勤时遇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汽车撞倒了一名骑自行车的老人,驾驶员没有下车查看的意思,黄宜新向驾驶员敬礼,请他出示证件,驾驶员不但不理会,而且试图驾车离开现场,黄宜新拦在车前,前后敬礼15次,肇事司机终于服气。之后,黄宜新把老人送到医院包扎伤口。

黄宜新热爱交警工作,经常放弃休息时间,默默无闻地奉献,他曾因劳累过度数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即使身体抱恙,他仍带病上岗。在黄宜新身上始终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主动捐款捐物,热心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退休后,黄宜新仍继续关心南宁交通发展变化,他经常回交警四大队为交通管理工作提出好的建议,及时反映发现的问题,他还经常在交警四大队业务办理大厅协助民警服务群众,队里卫生间水龙头漏水,他主动去修;队里修剪绿化树木枝叶,他也主动去帮忙。黄宜新用行动为交警四大队民警、辅警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年轻一代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陆振政

几十年如一日“真英雄”

在单位,陆振政默默无闻,看似不起眼,但同事们都称他为“英雄”,那是源于他为了群众安全奋不顾身扑向爆炸物的经历。1998年,在辖区朝阳广场,一男子手持爆炸物,并点燃了导火索,周围群众惊惶四散。万分危急之际,陆振政奋不顾身扑向爆炸物。他腹部、头部多处受伤,血流如注……脱离生命危险后,他带着公安部授予的“全国公安二级英模”称号悄然返回岗位,十多年来,做片警、管治安,一如既往尽职尽责、一丝不苟。

在朝阳派出所工作期间,济南路菜市附近一带治安问题比较复杂,扒窃、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时有发生,陆振政和派出所民警不仅伏击守候打击,还组织群防群治队伍加强巡逻防范工作,使得这一治安混乱区域的治安秩序大为好转。

陆振政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2000年6月,一对父女走进朝阳派出值班室求助。原来,这对父女从东兰县来南宁看病,已花光身上所带的钱,无路费回家了。陆振政当即从口袋里掏出身上仅有的120元钱交给了这对父女。

今年4月,一名中年妇女因夫妻矛盾来到派出所,声称自己被丈夫“家暴”,叫嚷着让民警去抓她丈夫。陆振政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发现只是夫妻吵架,并无所谓的“家暴”。不过,陆振政还是一样认真地为这对夫妻做思想工作。在陆振政的劝说和引导下,这对夫妻各自承认了自身错误,并相互道歉,夫妻俩重归于好。直到现在,这对夫妻一遇到矛盾,都会找陆振政诉说,每次他都会做好调解劝说工作。

陆振政自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扎根一线,坚持政治立场,坚持依法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先后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获得了自治区劳模、南宁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潘少锋

全国有名的涉外警务能手

他曾作为中国首批、广西首名联合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远赴海地维和,在异国他乡树立起高大的中国形象;他曾身患重症肌无力的“绝症”,经历生死磨难,最终奇迹般战胜病魔重返岗位;他被誉为绿城“外事110”,是业务能手、法律专家、服务标兵。23年从警路,他曾获得联合国荣誉勋章,获评全国公安机关二级英雄模范、广西公安机关首届最美警察、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如今他初心不改,继续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警察故事。他就是现任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潘少锋。

在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前,潘少锋便和队友投入东博会、峰会安保准备工作。他带领出入境民警对南宁市娱乐场所聘用的外国籍演艺人员进行核查,认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查验了聘用单位的档案材料和外籍演艺人员的护照和签证,向外籍演艺人员宣讲了出入境法律法规,提醒他们注意查看签证有效期。

他还带队对幼儿园聘用外教人员进行核查,查验外教人员的护照、签证和档案材料等是否符合管理规定,提醒外教人员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他开展涉外安保指导和培训、举办新招录涉外志愿者培训班、回访常住外国人、走访涉外宾馆检查指导境外人员办理临时住宿登记……作为负责涉外安保工作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分管领导,潘少锋就像从未停歇分秒不差的钟表,每日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井然有序。

随着南宁市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到邕境外人员数量持续攀升。根据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24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对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而言,到派出所登记住宿有诸多实际困难,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潘少锋担起了南宁出入境科技信息化建设的重担。

他带领团队研发“i外管”系统,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经过攻坚克难,该系统实现了为外国人提供护照信息识别、地址定位、动态人像识别功能等,即保证了外国人足不出户就快捷准确上报住宿信息,也减轻了社区民警信息录入工作压力和提高了回访率。目前,“i外管”系统在涉外案(事)件处置、路面检查盘问、大型涉外活动安保执勤中被广泛运用,基层民警使用该系统能快速进行外国人身份信息核查,大大提升基层民警涉外警务水平。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朱新韬 通讯员农媛

新闻推荐

眼睛长期流泪不止 切不可掉以轻心 眼科医生提醒,应该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经检查,患者被确诊为泪囊炎眼睛经常不自觉流泪,特别在迎风时眼泪更加止不住地流,病情严重者眼角还有红肿、流脓的症状,这些多...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