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日,我在拔哥的故里缓行 □罗荣国
离12月11日这个日子越来越近,眼里尽是阴雨连绵,韦拔群烈士——拔哥的故事一直缠绵着我的心海。一遍遍地读着这位英雄的传记,一次次地吟唱着他的诗篇,我总是设想着当年不该让这位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农民领袖牺牲去远方。然而,以他的品格,以他的情操,以他的气节,当年他只能留给我们伟大的精神,还有我们的深切怀念。这个初冬日子,我在他——拔哥的故里寻寻觅觅,亲身感受着初心使命。
在东里村,我找到了烈士的踪影。韦拔群早年带领家乡人民投身革命,家乡人民亲切称他拔哥。村里的牙祖坤家里,有一盏马灯一尘不染。这是见证牙祖坤父亲牙国华与拔哥一起战斗的信物。当年反动派对东兰进行疯狂的围剿,拔哥的家被烧毁,拔哥便在通讯员牙国华家里住了一年半时间。拔哥开会时,就会挂起这盏马灯;后来,拔哥又在特牙山半山腰建了两幢泥砖瓦房作为新家,用于接待革命同志和农军开会。那时节,邓小平在这里与拔哥一道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开办农民政治夜校,办起了右江第一个共耕社,修建共耕渠,发动各族同胞共同劳动,分享成果;而室外我眼前苍松翠柏下的那10座组墓里,则是长眠着为伟大事业捐躯的、拔哥的17位亲属烈士。望着那排坟墓,我不禁哽咽。
刚刚站在列宁岩的洞口,我就感觉到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潮扑面而来。1925年,拔哥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在这里举办了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培养了东兰、百色等十几个县的汉、壮、瑶同胞等276名农民运动骨干,后来其中许多学员参加了红七军。我知道,一大批红七军骨干在这里带领千百民众奔赴斗争前线。
在这座巍然直立在武篆镇朱檐绿瓦、丹柱红墙的魁星楼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又让我怦然心动。魁星楼是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武篆农民协会办公所在地,当年拔哥经常居住在楼里。1930年3月底的一天近掌灯时分,天下着蒙蒙细雨,拔哥正在看书。忽然,有人敲开了家门,一位精悍的年轻人戴着斗笠,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裤管卷得老高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一位红军战士。
“你们找什么人啊?”
“找韦拔群同志。”红军战士抢着回答。
年轻人开口了:“我叫邓斌,从右江方面来。”
……
然后在这里,邓小平给60多名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干部上课,起草制定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两个重要文件。此外,《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党的问题》等文献也是邓小平在这个楼里彻夜挑灯写的。同时,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陈洪涛等同志还在魁星楼里举行了多次重要会议,研究巩固革命根据地、收复百色及各县的战略部署,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伫立在当年两位右江革命领导者第一次握手的“邓小平与韦拔群相见魁星楼”铜像前,我又一次陷入联想……
阳光明媚,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阵阵暖意,东兰烈士陵园格外清静肃穆。我们一行敬献了花篮,周围的群众和游人靠拢过来与我们在韦拔群烈士墓前鞠上三躬。陪同我们的东兰朋友说:“这里的人们对拔哥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里,我在心中把拔哥的革命踪迹清晰地串了串,直到1932年10月19日他被叛徒杀害牺牲为止,农民运动领袖的形象在我心里更是高大耸立起来。
拔哥——韦拔群,这位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农民优秀儿子,开创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绩。对于他,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没有忘记,给他树立了丰碑。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毛泽东主席在会上提议为韦拔群等同志的牺牲致哀;1999年1月,在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的南宁南湖公园南岸建立了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近年又在东兰烈士陵园里建立了韦拔群纪念馆、拔群广场等;2002年8月1日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韦拔群、刘志丹、黄公略、许继慎、蔡申熙等五人《人民军队早期将领》纪念邮票一套。
毛泽东等人民领袖一直怀念拔哥——韦拔群烈士。毛泽东几乎每次见到广西人,都深情地谈起韦拔群。1958年1月,在南宁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对韦国清说:“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邓小平对自己曾经的战友更是深切的怀念,在纪念韦拔群牺牲30周年时,他写下了“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的光辉题词,还有……
一株株古树,历经风雨,傲然挺立;大地上的英雄儿女,历经磨难,生生不息。如今,无论是韦拔群出生的东里村还是他战斗过的百色、东兰大地,无不芳草连天,鲜花盛开,硕果累累。几十年来,红色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英雄业迹的感召和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纪念馆里的那份纸张发黄了的《共耕社》条例就一直延绵着它的故事:1930年5月,邓小平、韦拔群发动各族农民群众组织“共耕社”、修建“共耕渠”,当年就喜获丰收。如今,“共耕渠”几经修整后依然躺在东里村的稻田边,灌溉着村里村外的2千多亩农田。陪同我们的村支书说:“过去拔哥搞‘共耕社’,让大家有饭吃有衣穿。现在我们向他学习,办起了合作社,让大家发展经济奔小康。作为后发展的东里村多年来一直传承拔哥精神,通过艰苦的努力如期完成脱贫摘帽目标,2016年成为东兰县及武篆镇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村。”随着支书的指引,我眼前的东里村处处弥漫着葡萄果、火龙果的芬芳,大片大片的田地里长满了红艳艳的小番茄。再往前望去,远山午岚飘荡,梯田旖旎如画。牵牛下田冬耕劳作的村民来往不绝,处处是一幅幅温馨祥和的图画。
在即将告别拔哥故乡的那一时刻,感觉到了伟人的风采在我的心里荡起了缕缕的深情,感觉到拔哥在那里显得幽深、寂寞、遗世独立。我老想用什么言语来诉说这位伟人的丰功伟绩,可大脑一片空白。忽地,初冬的凉风中,我眼前铺天盖地的落叶不停地飞舞着,然后飘落在地上,如潮般地堆成了一座一座香冢,延绵了如故的香魂。一霎那,我猛地想起了另一位伟人瞿秋白的诗句:“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新闻推荐
探险队员用手机展示无人机实时拍摄的“小弄坤2号天坑”画面(11月26日摄)。11月24日至11月30日,一支跨国洞穴探险队在广西东...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