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正廉洁人称颂 大公无私好榜样——韦国清上将侄子忆伯父 本报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潘剑 实习生 廖理

河池日报 2013-09-12 20:48 大字

 

韦云进和韦云生是开国上将韦国清同志的侄子,哥哥韦云进在东兰县人民法院工作,弟弟韦云生在东兰县土管局工作。

两兄弟订立“同盟”——周末谁有空就回老家服侍母亲,不能让独自在家的老母亲感到孤独。而母亲韦奶玉总是叮嘱韦云进两兄弟说:“现在家里电冰箱、电磁炉、液化气等样样都有,我还能动,太忙就不要回来了,不能影响到工作啊!”这就是开国上将韦国清同志的侄子和弟媳。

驱车沿着盘山公路从县城到弄英村,仅花20分钟。在新起的4层半楼房里,韦云生一到家便动手洗菜做饭,让母亲在客厅看电视。

“1953年,作为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的伯父韦国清,在从越南返回北京汇报工作的时候,终于在离开东兰后首次得到回家乡探望的机会。但由于道路不通加上要急着赶回北京,他并没有真正回到出生长大的小山村。”韦云生对记者说,那时候进县城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现在不仅水泥路通了,还开通了公交车……近年来家乡发生的变化太多太多,大伯泉下有知一定很欣慰。

“1913年9月2日,伯父出生时,正逢国家遭受内忧外患,爷爷希望他能够有出息,闯出一片天地,故给他取名韦邦宽,小名日宽。”谈到伯父韦国清,韦云生从他的父亲那里了解到很多。这是因为他的母亲韦奶玉于1956年才嫁给父亲韦邦定,1953年3月和1954年12月将军两次回乡,韦奶玉都未曾遇上。就连将军主政广西多年直到1989年6月逝世,韦奶玉也未见过将军一面。

韦国清的胞弟韦邦定,也就是韦云进、韦云生的父亲,1951年参军。1956年,他从公安部队复员后,韦国清通过县里同志转告韦邦定,要安心在家好好种田种地,这也是为社会作贡献的。因此,他的两个胞弟一直在农村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

对待生活,伯父韦国清生活俭朴,勤俭节约,他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在广西工作期间,所住的房间由于年久失修,出现裂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行政处提出要重修,他没批准。

对待钱物,他清正廉洁,清清白白。1989年6月逝世时,全部遗产仅留下2.8万元存款和一部彩电。

对待家乡,他高风亮节,公私分明。韦国清从未借公家便利给自己亲戚一份好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口皆碑的;关注家乡建设,这是大家对上将夫人许其倩的首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许其倩的牵线搭桥下,东兰县建起了毛巾厂;2008年8月1日,远在北京的81岁高龄的上将夫人许其倩,得知河池市开展韦拔群烈士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在南宁的大儿媳陈焕新,代其向东兰县纪念活动指挥部捐助3000元。

虽然韦国清没有给老家亲戚开什么后门,但国家不会忘记他的丰功伟绩和东兰人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上级决定,于2013年9月在他的故居开展其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不仅将公路开通到故居,缩短了其故里弄英村到东兰县城的距离,还恢复了将军故居的原貌。如今,历经一年奋战,占地10.7公顷的壮乡英雄文化园如一个美丽的公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与弄英屯连成一体,使原来的“野猫出没之地”变成游客瞻仰革命前辈和游览观光的地方。园内的壮乡将军纪念馆、壮乡英雄文化园景观工程、弄英小学等,令人流连。

茅屋变高楼,乡亲俱欢颜。如今,弄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就连闭路电视线也都接到每家每户。“如果不是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弄英不会有今天这么美丽。”韦云进说。

之前,将军两次回乡都是步行。此次,将军第三次“回乡”,走的是新建的二级水泥路,平坦宽阔。想必,将军一定有知,且宽慰。

新闻推荐

东兰72名新兵奔赴部队服役

图为东兰县妇联将鞋垫和喜庆的红鸡蛋送给新兵。 韦德灵 摄

 

本报讯

 

(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韦福彪)

 

9月8日,东兰县为2013年夏秋季...

东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