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异乡人的东兰情——记河池市助人为乐模范张秋文

河池日报 2012-02-18 09:20 大字

 

编者按: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欣慰和感动。也许他们的事迹微乎其微,谈不上惊天动地,但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绎文明、礼仪精髓和高尚道德情操。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社会,就是要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大力倡导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大力倡导家庭美德,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大力倡导个人品德,自我修养、胸怀大志。为弘扬良好社会风尚,促进道德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河池,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弘扬良好风尚

 

 

推动道德建设”专栏,宣传道德模范,颂扬文明新风。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罗昌亮

他有着耀眼的光环,曾先后入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候选人和全国感动人物候选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十大骄子青春梦想奖、中国助人为乐好人、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广西道德模范提名奖,以及同时荣获广西和江西两省(区)的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荣誉。

但是,他现在依然坚称自己只是服务西部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他,就是来自江西新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现任东兰县团县委书记张秋文。

1984年出生的张秋文,16岁考入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他被一批批志愿者投身西部、服务西部的事迹所感染,暗下决心要成为其中的一员。

2004年5月,“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面向江西高校招募志愿者,张秋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张秋文已在一家台资企业工作了半年,并受到公司高层的器重。当得知张秋文要到西部去做一名志愿者时,60多岁的董事长极力挽留,希望他能留在企业工作。同时,家人也反对他的决定。但是,张秋文坚定自己立下的志向,顶着重重压力,踏上了服务西部的征程,来到了红色土地——东兰县。

“第一次来到东兰,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超出自己原初的想象。”张秋文回忆初到东兰时说道。

起初,张秋文被安排在东兰县长乐镇政府,2005年5月被调到东兰县团县委,负责“希望工程”和志愿者管理工作。

2005年5月的一天,张秋文下乡到该县三弄瑶族乡全洞村时,一个站在四壁透风的木屋前、衣衫破烂的小男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得知这个名叫石宝的孩子因为贫困无法上学后,张秋文毅然从自己每个月600元的生活补贴中拿出300元资助小石宝上学。

在与小石宝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张秋文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怎么办?凭着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了解,张秋文决定创建一个助学网站,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东兰,来帮助东兰的贫困孩子。

7年来,张秋文通过网络平台,筹集资助款近500万元,长期资助东兰县1200多名贫困大、中、小学生,组织捐建12所小学。在抗击特大旱灾期间,张秋文组织168名志愿者与336名受灾最严重的孤寡老人、农民工子女结成“亲情1+1”帮扶对子。他自己选择了5户最困难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作为服务对象。志愿者们用车托、用肩背,为服务对象送水120多吨,帮助群众抽水耙田370多亩。张秋文还联系社会各界共为东兰县捐款捐物折款162.7万元。

2006年,张秋文志愿服务期即将结束时,很多家企业和单位都向他发出了高薪聘用邀请,但他当时说:“东兰,在我心中已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东兰,就是我的家!”那时的他,又毅然选择了留在东兰。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张秋文说,这句话一直是他作为一名普通西部志愿者的信念。

如今,由于工作原因,张秋文已经把“希望工程”和志愿者管理工作的“接力棒”传给了新的接班人。但他说,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希望工程”,他永远都是服务壮乡东兰的一名普通西部计划志愿者。

新闻推荐

东兰开展学雷锋活动

 

3月4日,为弘扬雷锋精神,东兰县团委、中医院、职业中学、南方电网等多个团体单位在县中心广场摆摊设点,义务服务群众。量血压、修家电、理发等义务服务摊点...

东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