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红土地——东兰老区跨越发展60年之一 本报记者 韦立标 张锐锐 通讯员 韦淞译
“解放初期,因为交通闭塞,峒场群众养猪容易卖猪难。要卖猪,不仅要摸黑赶32公里山路,还需花钱请人抬,赚不了几个钱。如今,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商贩主动上门收购,养猪利润增加了,群众生活更滋润了。”
东兰县仁义村可立屯老人黎庆华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巨变历程,感慨万分。
1949年11月29日,东兰县解放。60年过去了,革命老区东兰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解放初期,东兰县城最好的小巷也仅是鹅卵石路面,95%的民房是茅草棚、竹笆墙房,不少人还住岩洞,全县最好的房子是一幢五间二层木瓦结构‘衙官房\’,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如今,县城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街道纵横交错,水泥路光洁平直,民房大多变成了三五层钢筋水泥结构平项房,还是新社会好!托共产党的福啊!”该县交警队退休老人韦祖康说。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东兰县委、县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勤劳纯朴的东兰儿女激情满怀,同心同德,踏着新中国前进的鼓点,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解放初期,刚从百年战争浩劫中走出的东兰,疮痍满目,工业萧条,百废待兴。195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59万元,工业总产值32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结构为78.8:1.4:19.8。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开始出现1家农机修理厂、几家小水电厂、作坊。如今,东兰经济发展迅猛,到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2.68亿元。目前,花神丝缫有限公司等19家工业企业进驻东兰工业区,板栗、中药材、丝绸、泡沫玻璃、大理石等特色产业强劲发展,形成了以丝绸、板栗、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资源型加工工业体系,成为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工业反哺农业和“工农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5.25亿元,全县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2008年该县连续两年荣膺“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称号。
崇山峻岭,连绵不绝,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兰境内虽有新桂系溃退时修筑的河田公路,但无法常年通车;1955年,全县只有邮电局所9处,邮路625公里;全县拥有电话机仅70门市话交换机、34门农话交换机。
(下转第二版)
编者按:今年11月5日,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日。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东兰县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老区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拔群精神,励精图治,克难攻坚,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反映该县变化的系列报道,让广大读者一起分享东兰老区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李盛勇
邓
平
韦立标
权
晟)11月5日上午,柳州、百色、来宾、崇左等兄弟市分别向河池市纪念韦拔群诞辰11...
东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