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立体防控网 当好“守护神” 大化县公安改革创新基层基础建设侧记 覃宏浩

河池日报 2019-06-26 09:06 大字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力推警务创新,确定“创新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治安防控管理——大化警务实景三维指挥系统”“合成作战”等3个项目为公安改革创新项目,公安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创新机制管控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前不久,大化县公安局都阳派出所民警在基层走访时,村干部反映,家住都阳镇的韦某有精神病发作迹象,申请集中管护。民警立即向县管控救治救助中心发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在患者亲属的配合下及时将韦某送到中心观察治疗。

这只是大化县公安局创新机制管控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一个例子。

大化县立足实际,探索出一套“综治牵、三级控、信息管、重救治”的工作机制,有效加强了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管控。截至目前,全县没有发生一起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案件。

“综治牵”即由县级综治办牵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文业,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谢湘勤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和日常管控工作。今年8月24日,大化县召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齐抓共管形成管控合力。

“三级控”即落实三级管控措施。一级抓好源头监护。二级在乡镇一级成立由乡镇综治办、派出所、民政所、卫生院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村(居)委会、社区救治救护站。三级建立县级治疗康复中心。

“信息管”即依托全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广西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将筛查出来的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录入平台,形成从筛查、监护、管控到入院救治的一体化网络管理格局;由县级综治办牵头建立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的微信群,有效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动态。

“重救治”即通过平台认定身份、国家政策补助、财政预算保障等办法解决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救治的费用,除了85%由医疗保险报销外,余下的15%费用由政府每年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从而消除贫困患者家庭的后顾之忧。

科技引领强化治安防控管理

2018年7月,大化县公安局投入资金建设一套警用实景三维指挥系统,对全县的智慧小区进行立体式管控。

警用实景三维指挥系统可以和小区物业监控系统联网,公安局指挥中心可随时调取小区内的监控录像,实时掌握小区内的治安状况,方便案(事)发时指挥调度,还可以对小区内的吸毒人员、在逃人员、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员进行监控。同时,警用实景三维指挥系统可接入单兵设备、执法记录仪、车载设备等,通过对讲系统与巡逻民警对接,掌握街面巡逻与执法情况,极大地方便了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

大化警方充分发挥“城安系统”优势,打击街面突出的“两抢一盗”违法犯罪,同时由指挥(情报)中心牵头,从网安、刑侦、特警等部门抽调警力组成合成作战中心。合成作战中心下设110接处警、网安、情报、视频侦控和行动等5个中队,总人数57人,形成“维稳、处突、打击、服务”四位一体的合成作战利剑。

截至目前,该局合成作战中心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9人,破获刑事案件118起。

夯实基础信息化建设推动规范执法

大化县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提升基础信息化水平。

大化县公安机关以基础信息化支撑信息研判、服务决策指挥、引领警务实战和基础防范。该局加强社会化、专业化和重点信息的采集,确保所采集信息的高度共通、共融、共享;进一步完善实战应用系统,先后建成交警、指挥调度、反恐、社区警务平台;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以用代训,加大信息化应用培训力度,提高全体民警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同时,大化县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覆盖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工作责任制,加强执法场所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活动全程监督,实现可回溯式管理。大化县公安局建成全市第一家规范的物证管理中心和涉案财物保管中心。该局以建设物证管理中心、涉案财物保管中心“两中心”为着力点,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大化执法规范化工作亮点。目前,“两中心”相关制度、人员配备已到位,运转正常。

新闻推荐

延 期 拍 卖 公 告

延期拍卖公告我单位于2019年6月5日在本报发布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其中拍卖会时间定于20...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