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化卢致明

河池日报 2019-02-27 08:48 大字

四五年前,我爱上写作后,开始关注河池市各县的文学动态。

南丹、凤山与天峨是山连山,水连水,屁股连大腿,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先去拜访了这两个县的作家,并且蒙南丹作协厚爱,加入了南丹作家协会,时不时赶去南丹,向文友们取经。

远一点的县份,像罗城、环江、都安、大化,都是文学重地,作家云集,可是这些县距离遥远,我一个外地平民,无理由没机会前往,只能通过阅读《河池文学》等刊物,与作家们神交。

后来,我又发觉,在网络上,经常可以搜索到大化作家们的作品,大化时讯网粘贴的《大化时讯》文艺副刊,也登有大化作家们的作品。

守着一爿商店的我,在没有顾客的时候,我就进入网络博客和网站浏览,拜师学艺。这种拜师,颇有点像杨露禅学太极拳,没有经过师傅许可,偷偷地学习。黄格、韦孟驰、西骆、三半、苏湘红、沈向农、韦汉权、韦朝斌、蒙桂周、念瑶、木语……他们组成一个强大的大化作家群,频频在《诗刊》《广西文学》《民族文学》《延河》《红豆》《滇池》《北方文学》《椰城》《金田》《河池文学》《河池日报》副刊等报刊亮相。在他们的笔下,神奇的七百弄风光,优美的红水河库区风光,奇异的大化石头、淳朴的大化人情、奇特的瑶族风情展现得完美别致。令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生向往。

我知道,大化就是在红水河畔,有著名的大化电站和岩滩电站,我只要顺着红水河漂流而下,就可以抵达大化,与作家们交流。

当然,漂流是不现实的,不要说天峨没有到大化的渡轮,连到东兰的渡轮都取消了。想要去大化,还是得经过南丹、金城江、都安,才可以抵达,想想要经过这么多的县市,需要一大笔开支,想去大化的念想就只好放弃。

有一天,我在河池作家QQ群,与大化作家西骆联系上了。我们的相识,像天峨的布柳河水流到了大化,汇合了王秀河水,又像是龙滩电站发出的电,与大化电站发出的电串联了。在西骆的鼓励下,我投了一篇散文给《大化时讯》,很快就发表了。西骆还给我寄来了样报,这令我很感动,我发表文章有好几年了,还是第一次收到样报。随后不久,又收到了稿费。县报既寄样报,又寄稿费,我想,全广西是唯独大化一家吧。

隔年,大化作家们都出了个人的文学专集,这可羡慕了不少河池各地的文友,大化作家慷慨赠书的时候,我也向西骆提出想要一本,西骆爽快答应,很快就寄来了小说集《蛇在梦里飞》。这本小说集,说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很接地气。每篇小说的主人公和作者一样,热情、低调、朴实、亲切。

不久,我做了《天峨文艺》的校对,大化的作家们不时给《天峨文艺》赐稿,由此,我能够在第一时间阅读到大化更多作家的精品了。比如,黄格的美文,西骆的小说,三半的诗歌,班留香的散文,都让我在校对的过程中得到了学习。

就在我以为一辈子都只能仰望,无法前往大化的时候,河池市第十九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在大化举行。机缘巧合,天峨县文化馆负责组织本县的山歌手参加比赛,我的领导韦先生安排我随队前往。我想不到,想去大化的愿望,盼了这么多年,居然意外地实现了。

去之前,我谋划好,要见见西骆老师,之前一直是QQ联系,2014年谋过一面后,距今过去了四年。我知道西骆老师有很多书,而且有《大化文艺》,我要向他讨要几本。

铜鼓山歌艺术节作为河池市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同时又逢大化县成立三十周年县庆活动,有很多区内外的嘉宾光临,我们县组成的代表团在大化县已经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只能选择住在附近的都安县。

抵达都安后,我仿佛看见,四十公里之外的大化,在频频向我招手。

桂西北的秋天本来很少下雨,但碰巧这次就下雨。坐进韦先生的车后,天空就开始下雨,我把目光探向窗外,想要看清沿途的风光,可是雨雾蒙蒙,群山半遮半掩,似披着一件件半透明的纱巾。幸好,抵达大化县城时,天空露出了湛蓝。

同事们忙着带领歌手彩排,我抽空与西骆联系。西骆说,他正在开会,很忙,要晚一点才能见面。我们约好晚上在山歌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见。

从大化赶回都安,已经是晚上七点了。用过晚饭,雨下得越来越大,韦先生问我还去不去大化观看开幕式。我说去,我心里想着和西骆的约定,想早点得到他手里的“粮食”。韦先生把车钥匙递给我说,你想去,你来开车。钻入车内,豆大的雨点打在车玻璃上,雨刮开到最大,也是刮不完雨水。我想过干脆不去了,可是又感觉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我前往。

在进入大化县城时,车辆被堵住了,西骆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我告诉他,马上到开幕式现场了。不曾想到,这一堵,堵了半个多小时,待我进入现场联系西骆,他说他要赶稿把新闻发出去,已经离开了现场。我们只好又约定第二天见。

第二天清早,我们依旧是从都安出发,往大化赶。这次的雨更大,从都安到大化,天空都笼罩在雨雾中。山歌会因为这场雨,只能搭起帐篷给歌手比赛。我站在比赛现场,目光前后左右飞扬,想象着大化的奇石、美食隐藏在哪条街道?红水河、大化电站在哪个方向?可是,越下越大的雨,把四周渲染成灰蒙蒙。

趁着午餐就餐的机会,我又联系了作家西骆,约好见面地点,西骆骑着电驴,赶了过来。几年不见,西骆还是老样子,稳健中,多了几分成熟。这几年,西骆的创作成绩斐然,频频在文学刊物上亮相。我想,他能有这么高的创作成就,是含情含笑的大化山水给予了他创作灵感,也是他自己不断努力创作的结果。

他带来的精神食粮,我捧在胸前,此时无需用更多的语言来描述,我仰望的大化,在这一刻我才是真正抵达了。

聊了几句后,他又匆匆道别。目送他转过一条街后,刚刚晴朗了一小会儿的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这羁绊的雨,仿佛是给我上“紧箍咒”,让我无法去欣赏大化奇石,无法去品尝大化美食,无法去观赏大化电站大坝,无法再联系我钦慕的其他作家。

暮色渐临,雨停了,大化的夜,在霓虹灯的变幻中璀璨。可是,我们没有时间欣赏瑶城夜景,我们还要赶回都安,我们暂时的家在都安。

暮色像一张黑布,悄悄掩盖着我的心情。行驶在黑夜中,我一直在想,我仰望大化,其实就是仰望文学。

新闻推荐

牢筑思想基础 唤起脱贫意识 大化多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大化讯“连黄启凤都脱贫了,还有谁不能脱贫呢?”谈起如何实现脱贫的问题,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龙勒村群众自然就谈到黄启凤。...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