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好村的好前景——北京记者“邂逅”大化八好的所见所感 本报记者 蒋宽 通讯员 韦哲

河池日报 2017-06-07 09:16 大字
 

他叫王薪,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的记者,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一直在北京等大城市学习生活,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它叫八好,是距大化县城140公里的山区村落,10个人里有7个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村只有一条水泥路,24个自然屯未通砂石路,基础薄弱、贫困落后。

他与它的“邂逅”,缘起于近期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双百三同”蹲点调研采访活动。4月29日,王薪成为中央主要媒体百名记者中的一员,来到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聚焦***、精准脱贫工作。

八好村四面环山,山上多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属自治区认定的大石山区“十三五”二类贫困村,当地村民戏称“八好八好,难找一好”。该村共417户2309人,2015年底识别出贫困户336户1629人,贫困发生率超过70%。

“完全被这里的贫困状况震惊了,从县城到八好的3小时车程,崎岖难行、起起伏伏,我第一次坐车吐了,还吐了两次,感觉太难受了。”5月23日,记者在八好村小学教师宿舍见到了王薪,他正在整理前两天的采访所得。

王薪说,八好人很热情、勤劳和质朴。“爬了半个小时山路,走访的第一户村民做了腊肉蒸饭招待我们,我还喝了玉米酒。”

在紧张忙碌的采访中,王薪很快就从开始的不适应变得开心起来。也就是当天,他向世界发布了八好村的一个题为《舌尖上的广西大化瑶族:这样的腊肉让人口水直流》的宣传视频,点击很快就突破了30万次。

此后的一个月,在当地村干和帮扶队员的陪伴下,王薪频繁进屯入户。由于路没有硬化,王薪几乎是踩着石头、爬着山进入农户家中,最远的村屯来回需要走5个小时的山路。“在这里的生活时间虽然短暂,但将毕生难忘。”王薪笑着说。

吃苦采得满文鲜,一线摸得大活鱼。王薪采写出近20篇八好的各类文章,先后关注易地扶贫搬迁、教育、饮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并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八好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且有多篇是通过中、英双语向全世界发布,这其中不乏《从南北两个村庄看中国的扶贫事业》《广西八好村“结对帮扶”探寻多种脱贫方式》《拥抱每一粒泉水:广西八好村的孩子们告别雨水喝上泉水》等分量重、影响大的稿子。

去年5月,经政府和企业的帮助,八好村小学建起了“幸福泉”水柜,472名师生从此告别雨水喝上泉水。“当地政府和企业对山区教育的关心和投入力度还是很大的。”王薪表示,仅这两年,八好村就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且有现代化的网络教室,并实现营养餐全覆盖。

2016年,八好村实现脱贫21户87人。如今,村里的2000多亩核桃开始陆续结果,七百弄鸡发展到6000多羽,黑山羊养殖达700多头;大批村民搬出大山,农村合作社正在兴起;全村屯级路硬化项目谋划编报稳步推进,4条屯级硬化路正在开工建设……

在听说去年广西是全国脱贫人数最多的省,而河池是广西脱贫人数最多的市时,王薪对此十分称赞。“八好脱贫我很看好,相信八好群众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王薪说,这基于他通过采访,清楚地了解到地方的扶贫措施和帮扶计划,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一大批像覃汉锋这样整日奔波在扶贫一线、倾心扶助的驻村干部;像罗锋这样拒绝南宁、广东高薪聘请,毅然回乡教学的八好小学校长;像周漫钰这样放弃浙江好生活,到八好小学千里支教的爱心人士……

新闻推荐

“穿越贫困”的童年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10岁的蒙卫益用相机为5岁时还是放羊娃的自己“拍照”(拼版照片,左图2017年5月17日摄,右图2012年7月16日摄)。据统计,广西贫困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1012万减少到2016年...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