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互助社让农民梦想成真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4个村级互助社,吸引3000多户农户入社 见习记者 覃楚芳

河池日报 2013-11-05 20:24 大字

 

自2007年开始,河池市试行在贫困村成立扶贫互助社(协会),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目前共建了44个村级扶贫互助社,入社农户3146人,一批贫困户依靠互助社的资金扶持走上了致富路。

扶贫互助社(协会)是由政府投入一定财政扶贫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农民自愿缴纳一定会员费入社,实行资源共有、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会员通过申请可以有偿借用互助资金,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紧缺问题。

扶贫资金壮胆

 

困难户奔小康

秋高气爽季节,一排排甘蔗正迎风欢歌,丰收在即,南丹县六寨镇龙腰村八挂屯的罗业飞笑了。2010年之前,他们全家年收入两三千元,家计萧条。别人种蔗致富,他也种。但没钱给甘蔗施肥,甘蔗又瘦又小,产量只及别人的一半,收购商都不待见。

因资金缺乏,自己种蔗的收成与别人比差了很多,让罗业飞既心酸又不甘。他也想过借钱,但不知向谁开口。“向银行借,去哪里找担保?且手续繁多,没有一个月拿不到贷款。”罗业飞很无奈。

2010年,村里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他立即入社并向社里借到3000元,随即给甘蔗施肥。秋天,甘蔗大丰收,卖了好价钱,连本带利将钱还给互助社。这两年,由于有互助社的帮助,他扩大了甘蔗种植规模,还涉足猕猴桃产业。如今,他家年总收入远超1万元,家里添置了新家具、新家电,而且住上了新楼房,正在奔小康。

“不少像罗业飞一样的农民,在互助社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困境。”该村党支部书记及扶贫互助社理事长兰启纠介绍,互助社成立之初资金有16万多元,其中15万元为上级拨款,1万多元为会费,会员有53名。目前,互助社资金已发展到32万多元,会员有60多名,历年累计给会员发放贷款48万多元。

兰启纠说,发展生产有困难,社员只需交6%的资金使用费,在7天内可以拿到借款,而且得到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互助社借款快,周转灵活,利息比银行低,很受农民欢迎。”兰启纠提到,“农民现在嫌借款少,希望能借更多钱,干更大事业!”

扶贫资金支持

 

懒人变能人

覃响明,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忠武村可谓“大名鼎鼎”。村民们知道,以前他成天喝酒、打牌,现在是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

“多亏了村干的开导和协会的帮助,我才有了今日!”提起往事,覃响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由于家境贫困,无产业可发展,覃响明终日游手好闲。

2011年,村里成立了扶贫互助社。在村干的开导下,他成为会员,并决心干出一番业绩。当年,他得到社里3000元的借款,立即承包了30亩山林种植经济林。由于资金不够,村干还给他做担保,再从信用社拿到3万元借款。资金一到位,他终日忙于种树、除草、施肥,每天早出晚归,甚至住在山里。

“以前的日子暗无天日,看不到希望,现在越干越有劲!”覃响明笑呵呵地说,5年后,如果一切顺利,30亩经济林将会给他带来约60万元的收益。

“看到一些村民苦于没有资金发展产业,终日游手好闲,令人心疼!”该村党支部书记及扶贫互助协会理事长覃宝国说,为帮助覃响明他们振作起来,协会第一批会员里的特困户、低保户免交会费,而且优先给他们借款和技术指导。

“2011年之前,村里顶多10多个经济能人,现在起码有70多个经济能手。”覃宝国说,协会成了农民的贷款银行,靠着这小银行,村民们富起来了。协会成立之初,忠武村653户,困难户占了500多户,只有三成人住上楼房,年人均收入1800元。而现在困难户降到了330户,村里八成人住上楼房,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2800元。另外,村里不光甘蔗、养猪等产业开始规模化发展,而且还出现了加工业。

扶贫扶出新风气

“村民富起来了,素质也高了!”覃宝国说,村里风气焕然一新,村民爱讲卫生了,偷鸡摸狗现象也鲜见了。村民还很注意个人信誉,还款率达100%。“以前一些村民有什么技术、致富法子,总想方设法捂住,生怕别人抢了去。而现在村民会互相分享。”他说,空闲了,兴致来了,村民还一起搞文艺娱乐活动。

南丹县扶贫办社会扶贫股股长沈玉宏表示,通过成立互助社(协会),激活农民“造血”功能,实现产业化扶贫致富。而且,农民从中分享到红利后,主动挖掘致富项目,而不是一味地“等、靠、要”。

据悉,在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河池市于2007年开始试行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工作,目前已在全市10个县(市)运行试点,共建了44个村级扶贫互助社,317个互助小组,入社农户3146人,其中在册贫困户2467人,占入会农户的78%。截至2012年底,互助资金总额达到851.67万元,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65万元,彩票公益金225万元,入会农户缴纳会员费52.76万元,历年累计发放互助资金1335.23万元,其中贫困户群众借款1012.7万元,占借款总额的75.8%。

市扶贫办资金管理科一负责人介绍,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运行,有力地推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2012年,全市贫困村互助金扶持贫困户种植核桃3100亩、扩种桑园300亩、扩建蚕房23间、发展油茶1570亩、扩种高糖蔗130亩、实施板栗低产改造1036亩、发展养猪1750头、山羊530只、禽3.1万羽。

新闻推荐

板升“一事一议”政策惠民生

大化讯

 

“‘一事一议\’政策真是好,我们村今年不但硬化了公路,而且建好了戏台和篮球场,改变了村容村貌。”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三洞村村支书左昌...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