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点滴民生事 铺就幸福路本报记者 沈应佳

河池日报 2013-01-29 23:35 大字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事关老百姓生计的“小事”,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过去一年,是全市人民倍感温暖的一年。一幅幅幸福温馨的画卷在河池大地上呈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门路更宽了,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这一切都源于市委、市政府实施“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

去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村民卢有才搬进了暖和的砖混新房,告别了冬不御寒、夏不遮雨的茅草房。这是河池实施“民生保障提升工程”结出的硕果之一。这一年,全市共有5292户与卢有才一样的贫困群众告别茅草树皮房搬进新居。

实现住者有其居,是河池市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出发点。2012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1748套,现已竣工7851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3438户。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营造创业环境、开辟就业门路,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201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3.1万多人,城镇实际登记失业率2.8%,低于控制数1.7个百分点。882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447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市共完成3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认定,培训创业人员1305人,审批小额担保贷款561万元,扶持580人创业就业。

2012年,全市不同程度遭受暴风、冰雹、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6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奋力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受灾群众得到及时转移和妥善安置;开展冬春期间救助工作,共救助群众40.5万人,发放救助卡9.5万张,发放生活救助资金3258.7万元。目前,各受灾地区的群众生活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河池市还不断完善救灾防灾减灾监督检查和灾情信息报告制度,加强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减灾知识培训、救灾应急演练和“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进一步保障。

提高保障性水平,增强百姓幸福指数。一项项惠民举措的出台,如同晨曦中温暖的阳光,悄然洒向城乡。据统计,2012年,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13.12万人;基金征缴数达15.58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养老保险金发放率达100%。

一项项民生工程,在诠释着党和政府与百姓的鱼水深情。回顾去年,我们看到的是河池市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一串串扎扎实实的脚印。放眼未来,我们更期待民生“幸福指数”进一步节节高升

新闻推荐

全市2013年扶贫工作暨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要求 推进扶贫工作再上档更进位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通讯员

 

吴德毅)

 

1月28日,全市2013年扶贫工作暨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市委副书...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