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醉”美小城 建设宜居巴马 ——巴马瑶族自治县60周年县庆系列报道之城乡建设篇 本报记者 黄开均 蒋 宽 通讯员 梁绍恩
年的风雨征程,年的摸爬滚打,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从一个不起眼的贫穷落后山区小县,变成了享誉全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如今,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给巴马的定位部署和要求,长寿之乡的城乡建设正按照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建设的总体规划精心组织、迈步前进。
城区逐步完善
小城初显美态
退休干部黄导谋,是寿乡文化广场的常客。只要天气允许,他都要约上一群老伙计到广场散散步、下下棋。对于寿乡文化广场,他深有感触:“以前这一带的房子破、脏、乱,还有一片农田,如今却成了巴马的一张名片。”
年自治县成立初期,巴马县城只有几十间民房和一条三四米宽的街道,群众住房多为茅草房,少数富户建有泥砖瓦房,城区面积仅为0.3平方公里。“一家炒肉,全城溢香”,用这句话形容当时的巴马县城,毫不为过。
年间,巴马城区的变化究竟有多大?下面的一组数据,或许能让我们有更直观的体会:
——县城建成区面积6.3平方公里,县城人口6.6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先后建成米、米大道小区,生资路小区,城北开发区等,城市道路面积.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平方米;
——城区街道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完成寿乡大道、新建路、母鸡山公园等亮化美化工程,装上路灯杆盏,基本清除了城区和小区的“黑灯”路段……
每当夜幕降临,街头巷尾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寿乡文化广场不断传来优美的音乐声。
如今,巴马正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城的战略定位,按照国际旅游区综合核心服务区的目标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将巴马县城建设成世界长寿养生健康城、壮瑶民族风情文化城、山水生态园林宜居城。
“我们将按照东延、西拓、南兴、北扩、中提升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重点开发同贺新区、赐福湖旅游区,规划建设龙洪开发区、盘桥盘敏开发区、巴册巴徐开发区,加快构筑‘一体两翼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巴马县县长蓝海洲说,未来几年,巴马县城区的规模还将再扩展5平方公里,并实施以老城区为主体的整体风貌改造,打造生态园林、静谧祥和的休闲宜居区。
做好总体规划
打造绿色乡村
美了城区,不忘农村。
“十二五”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巴马紧紧围绕“长寿巴马、生态巴马、宜居巴马和文化巴马”的主题和发展长寿健康产业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大旅游、大品牌、大特色、大建设、大合作”发展战略。
绘制乡村蓝图,规划先行。年以来,该县先后3次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完成全县9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完成县城区周边(打靶场、农科所、巴马一中等)与县城区周边个村庄、沿盘阳河两岸及景区周边等个自然屯、二级公路沿线等个自然屯、个户以上主要自然屯的建设规划,完成了道路交通、供水、环卫、节水、绿地、排水、燃气、照明等8个市政公用设施和巴马县域垃圾处理的专项规划编制,为未来乡村建设画好图纸。
“近年来,我们重点选择位于主要交通干道城乡结合部和风景名胜区周边的村屯,统筹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工程。”据巴马县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个屯中重点实施了个村屯的“三化”工程,全县村屯绿化达标率%以上,逐步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实现乡村增绿、农民增收。
此外,年以来,该县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农村危房户从户减少到户。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天宇)月日,广西首家医养结合、禅养结合的健康养生文化旅游项目——巴马延寿传统文化养心苑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亩,是自治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巴马长寿养...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