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暑假,不同年代不同的精彩实习生 陆东明

河池日报 2013-08-02 21:08 大字

 

小学时期的暑假生活,不同的时代演绎着不同的精彩。从“60后”的“干活”是主旋律,“70后”的以书为精神“食粮”,“80后”的看电视剧“必不可少”,最后再到“00后”的学、玩两不误……不同年代的人,对暑假都有不同的记忆。

60后:“干活”是主旋律

1960年出生的陆有章,是巴马瑶族自治县局桑乡人,他告诉笔者,记忆中的暑假,是痛并快乐着,“干活”成了那时的主旋律。

“一放假,我父亲就会拿着半盒饭,在路上等我,我知道吃饱了就要和他去干活了。”陆有章回忆说,那时,他一放假回家,就积极投入到村里生产队的活动中。闲时,他与父亲到山上捡柴火和马草,马驮着柴火,他们则背着重重的马草,回到家时,汗已湿透全身。记忆最深的,是12岁那年放假回家,父亲叫他一起帮砍木头、锯木板,几乎每天都不得休息,而且还要帮助父亲围猪圈和马圈。第二天醒来,全身酸痛,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

陆有章说,这段岁月磨炼了他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品质。而那个年代里,能吃上母亲做的点心,就是最快乐的事。“母亲见我们卖力干活,就会做一些油馍、米糕等奖励我们几个,感觉很开心。”

70后:以书为精神“食粮”

相比“60后”们,“70后”的暑期生活相对丰富一些了。“除了‘双抢\’和父母干农活,暑假我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爬到树上摘果子吃,到泉水边游泳,到田间滚泥巴和抓泥鳅,非常开心。”就职于金城江区河池镇中心小学的余婕宇老师说。

对于暑假,她印象最深的是蹲在厕所旁“偷光”看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连环画等,我都借来看。为了不被发现,我偷偷地蹲在厕所旁看了两三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余婕宇笑称,当时“一借到书,就恨不得一夜就看完。”

余婕宇还提到,那时候,村里谁要有小说或是连环画,伙伴们都争着借。而父母有时给她的零花钱,她都会存下来,到城里的书店去买书。因为,书是她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她的精神“食粮”。

80后:看电视剧“必不可少”

从小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工程局大院长大的“80后”黄凤,回忆起她的暑假生活,感慨地说:“暑假一到,大院里的小孩,都会三三两两地扎堆玩,弹玻珠、玩纸牌、跳皮筋……真是无忧无虑。”

随着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80后”的暑期生活,看电视剧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黄凤说,电视台的暑期档,会播放许多电视剧,她常常守在电视机前,看《铁臂阿童木》、《小龙人》等电视剧,也因此常被妈妈责怪。

“有一次期考考得不错,爸爸就奖励我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小伙伴们得知后,每天都聚在我家。整个暑假,我们一起玩游戏卡里的游戏,超级玛丽、魂斗罗、坦克大战……大家争着玩,直到天黑。”黄凤说。

从台湾的校园民谣,到BEYOND的摇滚乐等,黄凤都非常的喜欢。“一到暑假,我就将平时存好的零花钱,去买他们的磁带听,还把他们的海报贴在墙头,有时我们还唱自己偶像的歌。”黄凤笑说。

90后:学、宅相结合

“那个暑假正逢电改,经常停电,我们几个小孩经常跑到楼顶乘凉,看星星,有时大家还会玩捉迷藏,哪里黑就往哪里钻,玩得很开心。”住在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的卢玉玲回忆。

卢玉玲是动漫迷,暑假里,她几乎都宅在家看《火影忍者》、《海贼王》、《名侦探柯南》、《犬夜叉》等动画片。

她的好朋友王佳,则喜欢玩电脑游戏。“五年级的暑假,家里装了电脑,我就宅在家玩《梦话西游》,当时还偷偷拿零花钱去买点卡,只为了冲关练级。”她说。

随着升学的压力,她们开始穿梭于各种培训班。王佳的数理化很差。她决定和朋友参加数理化补习班。

00后:学、玩两不误

7月31日下午,几名小男孩正在金城江白马广场玩滑板,他们绕着广场滑行,一个个漂亮的急转弯,让笔者惊呼“厉害”。

“我经常来这里玩滑板,我觉得很‘酷\’,所以一定要练好。”一个名叫刘俊毅的男孩说。他说,为了练好滑板,他的手和脚都受伤了,但他还是坚持要练好。

问到暑假如何安排时,他说除了玩滑板,看动画片,他还要上英语和书法培训班,学习、玩耍两不误。

采访中,笔者发现,不少“00后”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特长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多学一门特长。而学习之余,孩子们的娱乐节目也不少,玩电脑游戏、看动画片、参加夏令营等,可谓精彩纷呈。

新闻推荐

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不局限于所学专业,最终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大学生端正心态就业“路子”多见习记者 王毅

每年七八月,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各种招聘会现场都挤满前来应聘的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但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不受所学专业的局限,根据自己...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