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库区服务 为移民谋利——记河池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 □ 见习记者 沈正欢

河池日报 2012-12-26 13:41 大字

2010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赐福村坡类屯与库区群众促膝交谈。

2010年2月13日,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左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飚(右一)与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右三)、财政部副部长陈军(右二)等领导随同温家宝总理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赐福村了解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参加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水电站库区处遗规划四级公路开工典礼并作重要讲话。

市人民政府市长何辛幸(右一)到市水库移民工作公路局调研并作重要指示。

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沈永明(左二)到金城江区调研移民建设项目。

东兰县长乐镇更乐村巴更水库移民新村。

库区群众积极投工修路。

图为龙滩库区外迁移民韦东阳在自办的鸡场喂鸡。

网箱养鱼成为库区部分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项目。

 

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水库移民局的关心和指导下,河池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坚持开发性移民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解决移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移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幸福河池”为目标,以抓好水库移民新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强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开发扶持、教育培训为重点,努力把库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小康库区、平安稳定的和谐库区、环境优美的生态库区,为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优异成绩。

“ 水电之乡”

库区移民量大面广

河池市是广西乃至全国有名的“水电之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大小河流共40多条,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200多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近1000万千瓦,占广西水能资源可供开发总容量的58%以上。被水电专家誉为水电资源“富矿”的红水河贯穿河池境内,国家在红水河建设的10座梯级水电站中,有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等5座水电站重点库区在河池,河池现已成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建设基地。

河池市是广西境内拥有水库数量较多的市之一,共有大中型水库17座,小型水库(水电站)199座,淹没涉及全市11个县(市、区),69个乡镇294个村委会2135个村民小组,涉及移民人口403094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9.96%,占农村人口的11.64%,纳入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范围人数(指标人数)146457人。水库移民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环境、宗教、民族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巨大,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建立联动机制,

加强部门协作

移民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市委副书记、市长何辛幸强调,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重视抓好水库移民工作,各单位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按照“统一规划、作用互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快建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平稳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移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大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投入。各级有关部门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合作,齐抓共管。移民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推进项目建设实效,全力推进水库移民事业发展。

同时,市人民政府建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协调各成员单位沟通协作,共同探讨推进工作的方法、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合项目资金、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教育局、水利局、扶贫办、国土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在合力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次推行绩效考评机制成效显著

“有考评,才能衡量工作实绩,有奖惩,方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罗光勤告诉记者。2012年,该局紧紧围绕市委“五大工程”战略部署,按照年初提出的“211836”工作思路,首次在全市水库移民系统推行绩效考评制度,把各项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各科(室),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取得新突破。

构建“阳光库区”长效机制,以创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文明机关为目标,从扩大公开范围、完善公开机制、提高监督成效等三个方面,突出重点抓好移民项目、移民资金等方面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成为该局一大亮点。同时,严格“四个规范”(规范移民项目、资金公开的内容,公开的载体、公开的方式,规范移民资金会计核算及财务结算程序)、完善“三个制度”(完善移民项目资金运行制度、责任制度、公开监督制度)、推动“三个公开 ”(公开移民项目实施责任主体、移民资金使用途径、信息反馈渠道公开),打造移民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阳光工程、自律工程、诚信工作,阳光库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全市移民系统组织干部集中学习82次,该局深入库区调研1000多人次,组织开展移民政策宣讲活动13次,撰写水库移民理论与实践论文32篇。建立以“三个依托”为主的移民培训模式,自筹资金50万元,全市举办库区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84期,培训移民人数4970人,各类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转移移民劳动力150人(不含劳务输出),为库区移民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

首次在各县(市、区)移民部门和本局各科室推行绩效考评机制,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到各县(市、区)移民部门和本局各科室,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努力在全市水库移民管理系统内营造“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浓厚氛围,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县两级移民部门共7个单位获得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表彰,3人荣获全区水库移民信息宣传个人,1人荣获市级优秀党员称号。

岩滩库区处遗规划

实施取得新突破

按时足额发放移民口粮补助。年内发放移民口粮补助6599.82万元,水库移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加快推进处遗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009年、2010年处遗基础设施项目并通过验收,完成投资14151万元,完成投资率91%;实施2011年处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1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135.79万元,完成投资率90%。组织实施386个村民小组5790户原搬迁移民住房改造项目,计划投资5165.6万元,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139个,完成投资4752.35万元,完成投资率92%。库区四级公路和塌岸滑坡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其中四级公路项目18个,总投资30170.68万元,塌岸滑坡处理项目3个,总投资3211.39万元,为移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受到多方好评。

和谐库区建设经验

在全区推广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和谐库区”创建工作会议,对库区信访维稳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和要求。各县(市、区)签订了信访维稳工作责任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

该局建立完善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处理集体上访制度、矛盾排查制度、月报季研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努力推动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强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政策法规进库区活动,开展培训会58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8500多份。强化沟通约访,开展下访约访12次,稳定了移民情绪,维护了移民利益。强化排查化解,扎实开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不稳定隐患专项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隐患集中进行梳理、分析和研判,建立台账,逐案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全力做好化解和稳控工作,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来信来访处理率100%。在党的十八大和国庆节、中秋节、自治区“两会一节”等重大会议和节庆活动期间,河池移民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其做法和经验得到自治区水库移民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推广。

宣传创新

河池水库移民工作网站诞生

通过政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各类信息,该局先后公开本局机构概况信息1条,政策法规信息5条,工作动态信息67条,经费收支信息1条,工作规划信息5条,政府信息4条,初步形成了“阳光政务、便民服务、群众参与、共同监督”的管理服务机制。 

创建河池水库移民工作网站,每两个月出1期水库移民工作简报,进一步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多途径公开水库移民政务内容,主动接受库区移民及各界人士监督。2012年,全市水库移民系统向市、县党委、政府报送各类信息132篇,被采用25篇,向区水库移民局报送信息116篇,被采用48篇,各县(市、区)向市局报送信息164篇,被采用56篇,在河池日报、河池电视台发表各类新闻稿件30篇,被广西新闻网、广西水库移民网、河池网采用稿件50余篇,用稿量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项目建设推进

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关注民生为核心,以解决水库移民出行难、饮水难和住房难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实施了一批村屯道路、人畜饮水、旧房改造等项目,切实改善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各项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该局积极争取移民政策和项目资金取得新突破,争取到自治区批准调整乐滩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规划,都安瑶族自治县库区移民安置投资由原来的4.5亿元调整到7.3亿元,增加了2.8亿元。与发改委等部门配合,向自治区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库区四级公路建设硬化路面标准从3.5米提高到4.5米,屯级路从3米提高到3.5米。通过向自治区移民局汇报,争取得到天峨县移民创业园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其中自治区水库移民资金600万元。

2012年,抓紧做好大中型水库库区屯级路、码头、人饮、居住环境改善等移民工程项目的计划编制、设计、评审、组织实施等工作,年内争取项目资金2407.6万元,比原计划增加165.6万元。按时完成小型水库移民工程项目设计评审、计划上报及组织实施工作,年内争取项目资金231万元,完成投资231万元;完成2011年18个水库移民新村项目的扫尾和验收工作,完成2012年移民新村项目建设14个,总投资810.6万元,完成投资率100%;完成21条132公里移民安置点对外道路维修和2个人畜饮水项目建设,总投资293万元;完成龙滩电站南丹库区罗富乡八外移民安置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龙滩库区蓄水影响4个供水设施建设,总投资53.65万元;完成46.1公里的机耕路建设,总投资1152.5万元;完成2个集镇和3个集市客货运码头施工设计审查;创新移民项目建设模式,采取地方自筹和村民自建等方式推进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赢得了时间,加快了进度,提高了质量。龙滩蓄水影响项目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先行启动急需建设项目22个,完成投资1200万元;天峨县通过县财政资金投入472万元,完成了6个移民安置点的对外道路硬化工程;巴马瑶族自治县整合移民、发改、交通等部门和企业资金投入库区道路建设,提高了公路等级和标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带动了库区产业发展;东兰县积极发动移民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在长江乡兰阳村周乐屯推行村民自建项目建设模式,效果良好。

信贷给力移民发力  经济生活成广西典范

“把落实水库移民信贷扶持政策、促进移民创业增收致富,作为服务全市‘三农\’工作大局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抢抓机遇、积极进取,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全力抓好水库移民信贷扶持的宣传、发动、协调、推动等工作,积极引导移民群众通过信贷扶持发展生产、子女教育和创业致富等,取得良好成效。”局长罗光勤说。据统计,2012年,经过全市水库移民部门和农合机构的共同努力,全市水库移民贷款余额17227万元,其中后期扶持权利质押贷款余额982.88万元。通过信贷扶持,有效解决了移民群众筹资建房、发展生产、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资金难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得到广大移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信贷扶持已成为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信贷扶持工作得到自治区移民局和信用联社的充分肯定,并在河池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河池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的经验和做法。

信贷为经济发展收入增长插上腾飞的翅膀。该局继续推进2010年和2011年移民增收试点项目,完成投资582.7万元;做好了2012年移民增收5个项目工作,总投资371.27万元;扶持发展水库移民微型企业21个,共计注册资金185万元;积极申报2012年水库移民工贸创业园项目,目前已获批准,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自治区移民资金600万元;完成2013—2015年库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计划总投资1.8亿元。

通过移民增收试点工程、信贷扶持和各部门各单位引导移民自主创业等形式,库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新增库区网箱养鱼2730个、库汊养鱼6100亩,养猪、竹鼠等27.9万头(只),发展库区旅游业2家,种植核桃、甘蔗等35583亩。种养业成为库区经济发展和移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按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2012年全市移民又有10065人解决了温饱。

新闻推荐

巴马二中重视留守学生思想教育

巴马讯 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二初级中学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教育理念,重视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年来,开展的“...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