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河池市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徐迪克

河池日报 2012-09-03 00:50 大字

 

一、河池市农村交通

运输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河池市牢牢抓住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单位等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农村交通发展,实现了由通达到通畅,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推进的转变,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农村群众受益面最广,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最大,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

一是农村公路列养里程不断增加,通达、通畅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县、乡、村道列养里程10223.186公里,比2005年增加2253.634公里,增长28.28%。其中,138个乡镇中通沥青(水泥)路的有137个,占99.28%。1499个建制村通等级公路1233个,占83%,其中通沥青(水泥)路756个,占50.5%。

二是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不断提高,通行保障能力逐步提升。首先,是养护资金投入有了一定保障。各县(市、区)落实主体责任,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较好地保证了小修保养的需要。其次,是多元化农村公路管养模式逐步形成。探索形成了家庭养护承包制、养护站养护承包制、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养护承包制以及市场运作社会养护等多种养护模式,促进了养护质量提高。再次,是农村公路管养质量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考评结果排全区第四名,2011年排第二名。

三是探索农村客运发展有了新路子。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试点,探索形成了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新路子,推进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2011年,全市共开行农村客运班线602条,实现100%的乡镇和63%的建制村通班车。

二、全市农村交通

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全市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一是路网密度低,农村公路中等外公路比重大。全市仍有264个建制村约1895公里的公路为等外路,占建制村数的17.61%。二是县、乡际间断头路多,未能形成区域间循环互通的便捷交通网。三是通建制村公路建设任务艰巨。到“十二五”期末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今后3年平均每年要实施213个左右。四是电站库区群众出行难问题比较突出。五是农村客运发展相对滞后。建制村通班车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相对滞后。一是部分农村公路未能纳入管养范围。二是抗灾能力弱,水毁修复压力大。三是安保设施少安全隐患大。四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和渡口改造难度大。五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三)公路水运发展不平衡,水运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黄金水道”红水河因电站建设已断航30多年,因尚未复航,港区建设未完工,水运建设发展滞后的局面仍未得到好转。

三、加快河池农村

交通发展的对策思考

加快河池农村交通发展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一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和国省道改造力度,为河池市农村交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二是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继续把河池作为广西农村公路建设主战场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农村交通发展热情空前高涨。今后,河池市农村交通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理念,强执行。树立“服务产业、保障民生、勇于担当、争创一流”的理念。服务产业,就是要坚持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完善全市交通发展规划,使交通建设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保障民生,就是紧紧围绕“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使命,着力解决好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勇于担当,就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针对存在问题,奋力工作,赶超跨越,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争创一流,就是要以昂扬的工作姿态,不甘落后的工作理念,向困难问题挑战,向先进目标迈进,铸造河池交通运输新辉煌。

(二)抓主体,促推进。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地方政府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中主体责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建设投入。到“十二五”期末实现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必须把争取上级支持和各级政府主动投入结合起来。今年巴马县在落实上级计划项目配套资金的同时,主动投入2080万元建设8条52公里通村水泥路,为“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今后在项目争取中将给予倾斜支持,优先安排。同时,建议各县(市、区)整合利用扶贫、发改资金,重点对等外公路进行路面改造,为实施硬化打下基础。

(三)抓规划,储项目。一是要以倒计时的决心,制定年度计划分解方案。二是抓好前期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项目储备。每年安排必要经费确保前期工作开展,确保项目储备,上级有相应政策即能上报争取。三是加强与周边地区对接,使规划项目形成循环,不断完善区域路网。四是市、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定职责权限,每年8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项目建议计划编制上报,每年2月-3月开展招投标准备工作,在上半年形成施工高潮,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四)抓质量,铸精品。一是要把牢施工队伍入门关。通过严格招投标程序选择有资质、有信誉、重质量的施工队伍负责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推行施工队伍信用评价和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诚信建设。二是落实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体系。通过设置质量责任公示牌,公开质量监督电话,聘请老党员、老干部为兼职监理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程建设等措施,让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全过程。做到专业监理在现场,发现问题严格整改;群众监督贯穿始终,群专结合严把质量。

(五)抓管养,促安全。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养”理念,加强管理养护工作,提高农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在努力完善各种警示桩(礅)、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的同时,可以因地制宜推广利用工程废方垒积涂画警示标线、利用废旧轮胎填实泥土种植路树等,做到既节约资金又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性。此外,通过整合地灾防治资金治理公路沿线地质隐患,将有利于大大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性。

(六)抓服务,促和谐。农村交通发展,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使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运输市场行业管理,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营造规范和谐的运输市场。加强运输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准。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服务。巴马县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该县在探索农村客运发展中,积极引导城市公交向乡镇延伸,参照城市公交运营模式和服务标准,对农村客运实行公交化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实现安全管理提质。公交车辆由公交公司统一管理,运营车辆档次提高,技术性能好,群众出行安全有保障。二是实现利民惠民。城乡公交车按城市公交模式运行,发班、到站时间相对稳定,运行时间相对缩短,票价低,群众得实惠。三是实现节能环保。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后,微型客车由252辆减少到189辆,年降低油耗10.2万升;各线路捆绑经营,“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票价、定站点”,避免恶性竞争,减少客车空驶,实载率上升到86.7%。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收到了节能减排的好效果。四是实现和谐稳定。巴马县在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过程中,把维护市场和谐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调研做好车辆投放规划,不盲目增加运力,同时鼓励微型车主组合经营,化解微型车与公交车的对立,实现了公交化的和谐稳定。

要言之,坚持“服务产业、保障民生、勇于担当、争创一流”理念,坚持建、管、养、运协调推进,加快农村交通发展,是交通运输部门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上档进位”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克难奋进,积极推进全市农村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作者系河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新闻推荐

巴马举行万冈起义65周年纪念活动

巴马讯

 

9月6日上午,巴马瑶族自治县在该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纪念万冈起义胜利65周年活动,给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在万冈起义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弘扬...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