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路面坑坑洼洼,多处积水成潭,车辆事故频发—— 巴马龙洪村3000群众盼修水泥路

河池日报 2012-03-09 14:25 大字

三轮车行驶在坑洼不平的公路上。

 

龙洪村虽然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不到10公里,但通往该村的村级路路面到处坑坑洼洼,村民出入时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群众反映强烈,并有网友发帖征询群众何日告别行路难之苦。

路面坑洼晴雨两重天

网友“社会现实”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的通村公路,位于巴马县巴马镇龙洪村。

3月7日中午,记者从巴马淀粉厂大桥沿着左侧一条砂石路前往龙洪村。从巴马淀粉厂大桥到龙洪村村部约7公里路段,路面到处坑坑洼洼,有20多处积水成潭,泥泞不堪,越野车经过时东摇西晃,轿车、摩托车更是难觅去路。

该路是一条砂石路,雨后行驶不用受灰尘之苦,但晴好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每有车子经过便扬起滚滚灰尘。龙洪村党支书黄福杰说,龙洪村群众骑自行车或走路赶街,晴天头戴帽子,否则将满头“银发”;而雨天群众驾驶摩托车赶街,则要用塑料袋裹鞋,到大路后才扔掉塑料袋。

龙洪小学的黄老师,家住在县城,因为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黄老师每天要起早摸黑两头兼顾。“我的摩托车尾箱每天都准备两套衣服,路上穿一套,到学校换一套,不然难以进课堂教学,这个路实在是太烂了。”黄老师说。

有着同样经历的李景伟老师打趣说,他们学校的老师是吸尘机,路上吸泥尘,课堂吸粉尘。

龙洪小学的学生覃建则认为,晴天还好一些,虽然灰尘大点,但还可以赶路。雨天走路最困难,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他经常见到同学摔倒,特别是冬天,一碰到下雨天,他们都不想上学。

甘蔗运输安全隐患大

龙洪村有18个自然屯,22个村民小组,人口3453人。甘蔗是该村主要经济产业,全村种植甘蔗1300多亩。每年榨季,载重货车驶入村屯运输甘蔗,由于道路坑洼不平,货车翻车事故时有发生。

2010年至2011年榨季的一天中午,黄福杰驾驶摩托车跟随在一辆运输甘蔗的大货车后面,因货车摇摇晃晃和路面狭窄的原因,他无法超车。经过那来屯路段时,货车突然侧翻,一车甘蔗立即倾倒下来,黄福杰险些被压到。另一年榨季,曾有一辆运输甘蔗的货车连人带车一起翻下路边河里。

2010年1月15日,一辆载重货车进村运输村民黄大生家的甘蔗,因道路泥泞湿滑,装满甘蔗的货车经过村头时突然翻在路边,甘蔗被倒出来。无奈之下,黄大生再次请人装甘蔗上车,为此多花了300多元装卸费。

列入规划不知何时修

龙洪田园风光是巴马主要旅游景区之一。长期以来,因为当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很多游客慕名寻来。但因为道路问题,龙洪的旅游开发进度缓慢,每年到坡丰屯洽谈开发的老板不下10人,最后都因为道路和其他因素没有谈妥。

坡丰屯村民黄忠升说,深圳华昱机构多次派人到龙洪商议旅游开发事宜,但几年来“只见刮风不下雨”,龙洪景区开发仍不见头绪。

坡丰屯被龙洪河环绕其中,竹影婆娑。每年节假日或双休日,有一些外地游客自备帐篷,游山玩水,河边钓鱼,但难以成群,虽然偶有游客住进农家,但当给群众带来的实惠不多。

黄福杰说,如果有一条水泥路通往该村,除了发展旅游产业之外,农民还可以种植蔬菜拿到县城去卖,而今行路之难,没有人愿意种植蔬菜,旅游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农民钱袋也鼓不起来。

针对道路问题,黄福杰曾多次向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县人大会上递交议案,但几年来一直未有回音。

“我们这条村级路修通于1964年,是巴马镇最老的一条公路,同时也是一条最差的公路。东巴凤大会战期间修过一次,扶贫路也修过一次,但越修越烂。”一村民说,巴马镇周围的几个行政村,通村的屯级路都比龙洪村好。

巴马县交通局作为城乡公路主管部门,对龙洪村公路是否有维修计划呢?在巴马县交通局办公室,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龙洪村公路已列入该县“十二五”规划通村水泥路,至于哪年修建,她不得而知。

本报记者 唐毓克 特约记者 梁绍恩 文/图

新闻推荐

嫖客不满“服务时间太短”报警 结果三方均被治安拘留

巴马讯 3月21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巴马派出所内上演滑稽一幕:一男子因嫖娼得不到满足,竟报警谎称钱被骗,还理直气壮称民警对其询问属于违法。 ...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