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展示“天生丽质” 打造文化河池□黄耀东

河池日报 2012-02-29 09:16 大字

 

375年前,“中华游圣”徐霞客在自己60多万字的游记中,洋洋洒洒4万多字记载和讴歌河池。英、美、意、加等国外游客在游历河池时,更称河池红水河流域“秀色可餐”。旅游资源禀赋的河池,应如何发挥自己的资源潜能和区位优势,在养生的同时,做强做大旅游产业?

一、河池市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优势

河池是我国大西南与泛珠三角、东盟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通道,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精品旅游线(重庆、成都—贵阳—河池—南宁或桂林—河池—北海—越南)南北对接的关节点,连接着大西南旅游圈和环北部湾滨海旅游圈。随着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成以及规划中的兰州至海口、昆明至汕头高速公路、贵(阳)—广(州)高速铁路的相继竣工,以及2014年南宁—河池高铁的建成和红水河航道的复航工程的实施,河池市便捷的水陆空“大交通”立体交通体系即将形成。

河池市享有“歌仙刘三姐故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故乡”、“中国水电之乡”等多项桂冠和美誉,旅游资源突出表现为“生态、民族、长寿、红色”四大文化特色:

一是生态文化。河池山奇、水秀、湖旷、洞幽、峡险、洼深、坝雄,下枧河风光、龙江三峡风光、罗城怀群风光、岩滩大化水电站库区风光及汉代古道、大化七百弄喀斯特洼地、天峨仙人桥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多姿多彩、特色鲜明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眼球。同时,河池是全国著名的水电之乡,全市江河密布,主要河流有50多条,以落差大而著名的红水河贯穿全境。

二是民族文化。河池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世居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民族。仫佬族、毛南族是全国特有的民族。河池民族风情独特,是刘三姐文化的发源地。以铜鼓和山歌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红水河文化、山歌文化、白裤瑶文化则是河池文化苑中的奇葩。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建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节庆、民间艺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三是长寿文化。中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成为继原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和中国的新疆之后的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而且,目前巴马是世界唯一的长寿人口仍在增长的世界长寿之乡。该流域内空气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阴离子,含量高出其他地方几十倍,是人们度假、疗养、保健的好地方。

四是红色文化。河池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是百色起义的腹地,全市100个乡镇属革命老区。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办公旧址东兰武篆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西山弄京村红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等是全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一项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二、河池市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现状

生态环境得到美化或修复。生态问题曾是河池市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最大难题。十多年来,河池市大力实施造林灭荒、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沼气池建设、石漠化治理率、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发掘和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河池市以强势之笔,挥毫河池民族文化建设,使城市文化品位得以提升。2008年以来,河池市牢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时机,突出“长寿、民族、生态、红色”四大主题,不断推动生态民族文化名城建设,多次成功举办了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巴马长寿休闲养生旅游文化节等。同时,特别抓住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和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的有利契机,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河池红军标语楼旧址、武篆魁星楼、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维修、保护和包装,提升了河池革命历史遗址的文化品位,塑造河池革命历史文化品牌魅力,有力推动了全市红色旅游业发展壮大。

旅游开发和品牌宣传成效显著。目前,河池红水河流域有各类旅游景区(点)80多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5个、国家2A级景区5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广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0个;国家星级旅游饭店43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28家;各类旅行社25家;规模以上旅游公司20多家。已基本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供给体系。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河池市国民经济的新亮点、第六大支柱产业,同时成为河池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中国生态旅游基地”、“世界长寿养生天堂”等旅游品牌名声鹊起,成为广西著名的旅游品牌。

三、河池市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去年出台了《关于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的意见》,把河池市定位为“生态民族文化名城”。河池市应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基地品牌。

保护开发

 

规划优先。坚持科学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基础,以综合效益为中心,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构建以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集科考、探险、漂流等各种专项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整体布局,突出重点。从各县(市、区)实际情况出发,按大资源、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确保全市旅游发展“一盘棋”,做到“整合资源,提升基础,突出特点,打响品牌,搞好管理,做大产业”。多载体集聚文化要素,打响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艺演出、文化创意、娱乐休闲等文化产业,出精品出大作出产业。要立足高水平发展“黔桂走廊经济带”,高起点建设“红水河流域经济带”,以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河池旅游业,高起点、高立意、高质量制定中国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方案、红水河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等。

放眼国际,关注市际。利用泛珠三角合作机制、桂港、桂澳交流活动、桂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动等,依托旅游、民族文化和生态等优势资源,加强与珠三角、港澳台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构建黔桂经济走廊,巩固扩大与西部云、贵、川等省的合作,携手贵州相关市共同打造珠江上游生态保护区,共同推介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实现共赢,不断提高区域旅游合作水平。加强与百色、柳州等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合作,全面对接桂林旅游线路,形成“桂林(山水游)-河池(民族、原生态、养生游)-百色(红色游)-南宁-北钦防(滨海风光游)”等经典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实施规划,推出精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提升文化内涵,认真实施“1346”工作规划,加快生态旅游基地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一是抓好一个规划,即按照《广西红水河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二是实施三大提升:提升旅游产品开发、打造县际公路旅游线和策划开通红水河“黄金水道”航道观光游。三是打造“生态、民族、长寿、红色”

 

四大特色品牌,努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新格局。四是构建六条精品线路,即红水河流域生态观光旅游线、世界地质公园探险旅游线、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旅游线、刘三姐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线、白裤瑶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线和东巴凤红色旅游线六条精品线路。

加大宣传,拓展空间。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改变过去“各自为政”、“零敲碎打”的格局,树立红水河生态旅游品牌。一是利用河池日报、电视台等传媒平台大力宣传河池市丰富多彩的生态民族文化。二是有计划地邀请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及香港文汇报等新闻媒体到河池采访、报道,邀请区内外著名作家画家到河池采风创作,扩大宣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知名度和影响力。三要完善旅游宣传资料,制作河池旅游画册和专题片等多样式、多语种的宣传品。四是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开展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五是继续办好巴马长寿文化旅游节、东兰铜鼓文化旅游节、大化奇石文化旅游节等一批河池标志性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提高红水河流域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和吸引力。

(作者系副研究员、博士,中共河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新闻推荐

巴马警方查获90台赌博机

 

巴马讯

 

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根据网上以及走访获悉的信息,于3月10日晚组织治安大队、禁毒大队及巴马派出所巡逻民警40余人,对县城主要游戏厅展开了...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